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秋鸿声涩秋弦苦,涂金博山烟夜吐。寂历虚堂灯晕生,谁人共听西窗雨。
白话文翻译:
秋天的鸿雁叫声凄凉,秋天的琴声悲苦;涂金的博山在夜里吐出烟雾。寂静的虚堂里,灯光映出朦胧的光晕,谁能和我一起倾听窗外的秋雨呢?
注释:
- 鸿:大雁,常用作秋天迁徙的象征。
- 涩:声音干涩,形容鸿雁的叫声悲凉。
- 弦:琴弦,这里指秋天的琴声。
- 博山:指博山烟火,象征着夜晚的氛围。
- 寂历:寂静而清冷的样子。
- 虚堂:空旷的厅堂,给人孤寂之感。
- 灯晕:灯光的晕影,象征着温暖和孤独的对比。
- 西窗雨:窗外的秋雨,增添了孤独和思绪的情感。
典故解析:
本诗未直接引用特定典故,但在意象上却隐含了对古典诗词中常见的秋天、孤独、思念等主题的借鉴。尤其是在描写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结合上,体现了宋代文人对环境的敏感与内心的孤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子云,号梅溪,宋代诗人,以其清新秀丽、自然流畅的风格著称。梅尧臣的作品常融入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表现出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创作背景:该诗作于孤独的秋夜,诗人通过描绘秋天的自然景象,反映出内心的孤寂与思念,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人际关系的重视与对孤独的深刻理解。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秋鸿、秋弦、烟夜、窗雨等意象,将秋天的孤独与凄凉之感表现得淋漓尽致。开篇的“秋鸿声涩秋弦苦”,直接传达出一种悲伤的情绪,鸿雁的哀鸣与琴声的凄苦相互呼应,暗示着诗人内心的不平静。接下来的“涂金博山烟夜吐”,则通过描绘夜景,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又孤独的氛围,仿佛在黑夜中寻找一丝温暖的光亮。
“寂历虚堂灯晕生”,这句描绘了诗人独坐于空荡的厅堂,灯光的微弱映照出诗人内心的孤寂。最后一句“谁人共听西窗雨”,更是直接表达了诗人渴望交流与陪伴的心情,令人感受到一种无奈与惆怅。
整首诗语言简练而意境深远,情感细腻,展现了梅尧臣对自然与内心世界的敏锐观察,体现了宋代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入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秋鸿声涩秋弦苦:秋天的鸿雁叫声沉重而悲凉,琴声也显得格外苦涩,表现了秋天的萧索。
- 涂金博山烟夜吐:在夜晚,博山的烟雾徐徐升起,增添了一种神秘的色彩。
- 寂历虚堂灯晕生:空荡的厅堂中,灯光的光晕在寂静中闪烁,显得孤独。
- 谁人共听西窗雨:诗人独自一人,渴望有人共赏窗外的秋雨,流露出对陪伴的渴望。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鸿雁与琴声比作秋天的悲凉,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 拟人:将自然现象赋予情感,使其更具感染力。
- 对仗:如“声涩”与“弦苦”,形成和谐的音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陪伴的渴望,反映了人在面对自然时的情感波动,体现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意象分析:
- 秋鸿:象征孤独和思念,代表着秋天的迁徙与生命的无常。
- 秋弦:象征着音乐与情感的结合,表达了诗人的内心感受。
- 博山:象征夜晚的神秘与幽静,营造了孤独的氛围。
- 灯晕:象征温暖与孤独的对比,表达了内心的挣扎。
- 西窗雨:象征孤寂与思考,引发对人生的深刻反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秋鸿”指的是什么?
- A. 秋天的鸟类
- B. 春天的花
- C. 夏天的虫鸣
- D. 冬天的雪花
-
诗中“寂历虚堂”的意思是?
- A. 热闹的场景
- B. 空旷而安静的厅堂
- C. 繁忙的街道
- D. 高山流水
-
诗人想要谁和他共同倾听窗外的雨?
- A. 家人
- B. 朋友
- C. 爱人
- D. 无人
答案:
- A
- B
-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同样描绘了孤独的夜晚,表达了对往事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慨。
- 杜甫《月夜忆舍弟》:通过月夜引发思念情感,展现了对家庭和亲情的深刻怀念。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赏析》
- 《梅尧臣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