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怀三十六首》

时间: 2025-01-27 03:57:20

青蕉叶披敷,碧芦枝偃亚。

风雨萧萧天,更漏沉沉夜。

彼物固无嫌,此情又何讶。

但念征路人,天涯尚留挂。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青蕉叶披敷,碧芦枝偃亚。 风雨萧萧天,更漏沉沉夜。 彼物固无嫌,此情又何讶。 但念征路人,天涯尚留挂。

白话文翻译:

青翠的蕉叶覆盖着,碧绿的芦苇枝条低垂。 风雨声在萧瑟的天空中回荡,更漏声在深沉的夜晚中响起。 那些自然之物本无怨言,这种情感又有什么可惊讶的呢? 只是心中挂念着远行的旅人,他们在天涯海角依然留有牵挂。

注释:

  • 青蕉叶披敷:青蕉,指青翠的香蕉叶。披敷,覆盖的样子。
  • 碧芦枝偃亚:碧芦,指碧绿的芦苇。偃亚,低垂的样子。
  • 风雨萧萧天:萧萧,形容风雨声。
  • 更漏沉沉夜:更漏,古代计时器具,此处指夜晚的深沉。
  • 彼物固无嫌:彼物,指自然之物。固,本来。无嫌,没有怨言。
  • 此情又何讶:此情,指作者的情感。何讶,有什么可惊讶的。
  • 但念征路人:但,只是。征路人,远行的旅人。
  • 天涯尚留挂:天涯,指极远的地方。尚留挂,依然留有牵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邵雍(1011-1077),字尧夫,号安乐先生,北宋著名理学家、诗人。他的诗歌多表现自然景物和人生哲理,风格清新淡雅,富有哲理性和抒情性。《秋怀三十六首》是他在秋天时所作的一系列诗,表达了对季节变化的感慨和对人生旅途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邵雍在《秋怀三十六首》中的一首,创作于秋天,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季节变化的感慨和对远行旅人的思念之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秋天的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对青蕉叶、碧芦枝的描绘,营造出一种萧瑟、深沉的氛围。风雨声和更漏声的交织,加深了夜晚的寂静和深沉。诗人通过对自然之物的无怨言和自身情感的对比,表达了对远行旅人的深切思念。诗中的“但念征路人,天涯尚留挂”一句,直接抒发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牵挂之情,情感真挚,令人动容。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邵雍诗歌的典型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青蕉叶披敷,碧芦枝偃亚:描绘秋天的自然景物,青蕉叶覆盖,碧芦枝低垂,形象生动。
  2. 风雨萧萧天,更漏沉沉夜:通过风雨声和更漏声,营造出夜晚的深沉和寂静。
  3. 彼物固无嫌,此情又何讶:自然之物无怨言,诗人情感却有所波动,形成对比。
  4. 但念征路人,天涯尚留挂:直接抒发对远行旅人的思念和牵挂,情感真挚。

修辞手法:

  • 拟人:将自然之物赋予人的情感,如“彼物固无嫌”。
  • 对比:自然之物的无怨言与诗人情感的波动形成对比。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秋天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季节变化的感慨和对远行旅人的思念之情,体现了诗人对人生旅途的深刻思考和真挚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青蕉叶:象征秋天的生机和覆盖。
  • 碧芦枝:象征秋天的低垂和萧瑟。
  • 风雨萧萧天:象征秋天的风雨和萧瑟。
  • 更漏沉沉夜:象征夜晚的深沉和寂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青蕉叶披敷”描绘了什么景象? A. 春天的生机 B. 夏天的繁茂 C. 秋天的覆盖 D. 冬天的凋零

  2. “风雨萧萧天”中的“萧萧”形容的是什么? A. 风声 B. 雨声 C. 风和雨的声音 D. 夜晚的寂静

  3. 诗中的“但念征路人”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自然之物的欣赏 B. 对季节变化的感慨 C. 对远行旅人的思念 D. 对夜晚的寂静的感受

答案:

  1. C
  2. C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秋兴八首》:同样是秋天题材,表达了对季节变化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
  • 王维《山居秋暝》:以秋天的山居为背景,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邵雍的《秋怀三十六首》与杜甫的《秋兴八首》:两者都以秋天为背景,但邵雍的诗更多表达了对人生旅途的思考,而杜甫的诗则更多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邵雍诗集》:收录了邵雍的全部诗歌,是研究邵雍诗歌的重要资料。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提供了丰富的古代诗歌鉴赏资料,有助于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