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与鄠县群官泛渼陂
作者: 岑参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万顷浸天色,千寻穷地根。
舟移城入树,岸阔水浮村。
闲鹭惊箫管,潜虬傍酒樽。
暝来呼小吏,列火俨归轩。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水乡景象。广阔的水面映照着天色,深邃的水底连接着大地。船只在水中移动,仿佛城市融入了树林,岸边宽阔,水面浮现着村庄的倒影。悠闲的白鹭被箫声惊起,潜伏的龙虬在酒樽旁游弋。夜幕降临,我呼唤小吏,炊火明亮,准备归家。
注释:
- 万顷:形容水面广阔,亩数极大。
- 穷地根:意指水深到底,延伸至大地的根部。
- 舟移城入树:舟在水中移动,城市的倒影似乎在树林中。
- 闲鹭:指悠闲的白鹭,象征宁静的生活。
- 潜虬:这里的“虬”指龙,潜伏在水中。
- 小吏:指管理事务的小官吏。
- 列火俨归轩:形容火光整齐,准备回家。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岑参(715年-770年),字子美,号少白,唐代著名诗人,以边塞诗闻名,其作品多描绘大漠风光、边疆生活。他的诗风豪放、奔放,常常表现出对壮丽自然的热爱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岑参任鄠县的官职期间,表达了他在水边游玩时的所见所感,体现了他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以及与同僚的友谊。
诗歌鉴赏:
《与鄠县群官泛渼陂》通过生动的描写,展现了一个宁静而又美丽的水乡景象。开篇以“万顷浸天色”描绘水面如镜的壮丽,给人一种开阔而深远的感觉。接着,诗人用“舟移城入树”形象地表达了水波荡漾时城市与自然的交融,展现出一种和谐美好的画面。接下来的“闲鹭惊箫管”则通过对白鹭的描写,传递出一种恬静的氛围,仿佛白鹭也在享受这美好的时光。最后,诗人以“暝来呼小吏”收尾,描绘了归家的情景,流露出对平静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营造出一种悠闲自得的生活状态,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友谊的珍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万顷浸天色:描写水面宽广,映照着天空的颜色。
- 千寻穷地根:水的深度仿佛连通大地的根部,强调水的深邃。
- 舟移城入树:船在水中滑行,城市的倒影映入树林,展现一种融合之美。
- 岸阔水浮村:岸边宽广,水面上浮现出村庄的倒影,描绘了宁静的乡村景象。
- 闲鹭惊箫管:悠闲的白鹭在箫声中受到惊吓,展示了生动的自然景象。
- 潜虬傍酒樽:潜伏的龙在酒樽旁游弋,增添了诗的神秘感。
- 暝来呼小吏:夜幕降临,诗人呼唤小吏,准备回家。
- 列火俨归轩:火光整齐,准备归去,表现出温暖的归属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舟移城入树”,水面如镜,城市、树林相互交融。
- 拟人:如“闲鹭惊箫管”,赋予白鹭以人的情感。
- 对仗:如“万顷浸天色,千寻穷地根”,句式整齐,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反映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对自然的热爱,表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水面:象征宁静与深邃。
- 白鹭:象征优雅与闲适。
- 舟船:象征流动与变化。
- 火光:象征温暖与归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此诗的主要意象是什么? A. 城市
B. 水乡
C. 山脉
答案:B -
“闲鹭惊箫管”中的“鹭”指的是什么动物? A. 鱼
B. 鸟
C. 虬
答案:B -
诗中表现的主要情感基调是? A. 悲伤
B. 迷茫
C. 宁静
答案: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
诗词对比:
比较岑参的《与鄠县群官泛渼陂》和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描绘了自然美景,但岑参更注重水的动态变化与互动,王维则更侧重于山的静谧与深远,展现了不同的自然意境和情感表达。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岑参诗集》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