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南》
时间: 2025-01-10 23:10:2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望江南
张继先 〔宋代〕
西源好,还向观庭西。
扌弃晚菊明方丈外,
傍寒梅放六花飞。
三鹤会同时。
清净宇,处一贵无为。
戴月夜中仍是别,
衔香原上不须迷。
于此振衣归。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西边的山水美景,正如我在庭院中所见。暮秋的菊花被我轻轻放下,寒冬的梅花在飞舞的雪花中绽放。三只仙鹤在此时此刻相聚,清静的空间里,处于一种高贵的无为状态。月光下的夜晚依旧是离别,香气弥漫的原野上无需感到迷惘。在这里,我轻轻抖动衣袖,准备回归。
注释
字词注释
- 西源:指西边的山水,源头美好。
- 观庭:指观赏庭院。
- 扌弃:放弃、舍弃。
- 方丈:道士或隐士的住处。
- 寒梅:指冬天盛开的梅花。
- 六花:指雪花。
- 三鹤:象征长寿与高洁的仙鹤。
- 清净宇:清净的空间,表示内心的宁静。
- 贵无为:珍惜一种无所作为的状态,强调道家思想。
- 衔香:含有香气,指自然的芬芳。
- 振衣归:抖动衣袍,象征归去。
典故解析
“戴月”意指在月光下行走,古人常以月光喻意清静、幽远的情境。诗中提到的“梅”、“菊”常象征着高洁和坚韧,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敏感,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继先,字仲明,号赤松,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为稀少,主要以其诗作而知名。诗风清新、自然,常以自然景象寄托个人情感与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北宋时期,正值社会变革与文化繁荣的阶段。诗人在此背景下,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生活的感悟,以及对道家哲学的认同。
诗歌鉴赏
《望江南》是一首充满自然气息和哲理思考的诗。诗人在描绘西边山水时,使用了“西源好”这一引子,首先引起读者的注意,接着通过“扌弃晚菊明方丈外”展现了诗人对季节更替的敏感,菊花与梅花的交替象征着生命的韧性和美丽。三只仙鹤的出现,不仅增添了诗的意境,更引发了诗人对长寿、清静生活的向往。
诗中“清净宇,处一贵无为”一句,体现了道家思想中对“无为而治”的追求。诗人通过清净的宇宙空间,表达了一种超然的心境,反映了他对世俗纷扰的超脱与淡泊。此外,“戴月夜中仍是别,衔香原上不须迷”两句,将离别与自然的香气结合,既表现了对过去的怀念,又暗示着未来的希望。
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融入了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悟与对自然的热爱,充分体现了宋代诗词的精致与深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西源好,还向观庭西:西边的山水景色真美,正好面向庭院的西侧。
- 扌弃晚菊明方丈外:我轻轻放下晚秋的菊花,在这明亮的方丈之外。
- 傍寒梅放六花飞:寒梅旁边雪花纷飞,形成了一幅冬日美景。
- 三鹤会同时:三只仙鹤在此时相聚,象征着宁静与和谐。
- 清净宇,处一贵无为:在清静的空间里,处于一种高贵的无所作为的状态。
- 戴月夜中仍是别:在月光下的夜晚,依旧是离别的情绪。
- 衔香原上不须迷:在香气弥漫的原野上,不用感到迷惘。
- 于此振衣归:在这里,我轻轻抖动衣袖,准备归去。
修辞手法
- 对仗:例如“西源好”和“观庭西”,形成了对称的结构。
- 比喻:将自然景象与人生哲理相结合,增强了诗的意境。
- 拟人:通过“衔香”描绘自然的美,赋予自然以生命的感觉。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对道家“无为而治”理念的认可,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西源:象征美好的自然景色。
- 晚菊:代表坚韧和生命力。
- 寒梅:象征高洁与坚韧。
- 三鹤:代表长寿与和谐。
- 清净宇:象征心灵的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西源好”所指的是哪个方位的美景? A. 东边
B. 西边
C. 南边
D. 北边 -
“三鹤”在诗中象征什么? A. 美丽
B. 高洁与长寿
C. 离别
D. 迷惘 -
诗中提到的“清净宇”强调了哪种生活状态? A. 忙碌
B. 高贵的无为
C. 感伤
D. 追求名利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 《夜泊牛渚怀古》 李白
诗词对比
《春江花月夜》与本诗都描绘了自然景色,并蕴含人生哲理。两者在意象的运用上各有特色,前者更显浪漫与情感,而《望江南》则突出道家哲学的清静与超脱。
参考资料
- 《宋代诗人作品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道家文化与诗词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