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鬼谣/摸鱼儿》
时间: 2024-11-18 19:41:1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山鬼谣/摸鱼儿
辛弃疾 〔宋代〕
问何年,此山来此,西风落日无语。
看君似是羲皇上,直作太初名汝。
溪上路。算只有红尘不到今犹古。
一杯谁举。笑我醉呼君,崔嵬未起,山鸟覆杯去。
须记取。昨夜龙湫风雨。
门前石浪掀舞。
四更山鬼吹灯啸,惊倒世间儿女。
依约处。还问我清游杖屦公良苦。
神交心许。待万里携君,鞭笞鸾凤,诵我远游赋。
白话文翻译
问你是哪一年来到这座山的,西风和落日默默无语。
看你好似是黄帝,竟然叫作太初。
溪边的道路,红尘难以到达,今犹古。
谁来举起这一杯酒?笑我醉酒呼喊你,崔嵬山巅尚未崛起,山鸟已覆杯而去。
你须要记得,昨夜龙湫风雨。
门前的石浪在掀舞。
凌晨四点,山鬼吹灯啸,惊醒了世间的儿女。
依稀记得,还问我清游的杖屦,公良的辛苦。
我们心意相通,待你我携手万里,鞭策鸾凤,吟诵我的远游赋。
注释
- 羲皇:古代传说中的皇帝,被视为中华民族的祖先,象征着高贵与尊严。
- 太初:指天地初开的时期,象征着原始和纯洁。
- 红尘:指世俗的纷扰与烦恼。
- 龙湫:指龙潭或深潭,常用来象征幽深的地方。
- 山鬼:传说中住在深山中的鬼神,象征着自然的灵性和神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人,南宋著名词人和军事家。他的词风豪放,情感激昂,常常表现出对国家和人民的关心,和对理想的追求。辛弃疾的创作背景多为战乱和动荡,使他的作品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情怀。
创作背景
《山鬼谣》创作于辛弃疾晚年,正值南宋时期的社会动荡和个人遭遇失意之时。诗中通过山鬼的形象,探讨人与自然、人与自己心灵的关系,表达了对自由与理想的向往。
诗歌鉴赏
《山鬼谣》是一首充满神秘色彩的诗篇,诗人在描绘山鬼这一形象的同时,表达了对理想与自由的渴望。诗的开头通过问句引入,营造出一种沉思的氛围,西风与落日的描写让人感受到时光的无情与自然的静谧。接着,诗人把山鬼比作羲皇,暗示着一种高贵的存在,传达出对理想化人物的向往。
整首诗的意象丰富,溪上路、红尘、龙湫等描写都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的超然。在“山鬼吹灯啸,惊倒世间儿女”一句中,山鬼的存在象征着一种对世俗的反叛和对自由的追求,表现出诗人内心的不安与对理想生活的渴望。
最后一部分通过“待万里携君,鞭笞鸾凤,诵我远游赋”表达了诗人希望与志同道合之人一起追求梦想的美好愿望,这种情感贯穿整首诗,展现了诗人深切的情感和对未来的期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问何年,此山来此,西风落日无语。
诗人通过问句引入,表现出对时间和空间的思考,西风与落日象征着时光的流逝。 -
看君似是羲皇上,直作太初名汝。
把山鬼与羲皇相提并论,强调了对理想人物的崇敬与向往。 -
溪上路。算只有红尘不到今犹古。
描述溪边的道路,表明世俗的烦恼无法触及内心的纯净。 -
一杯谁举。笑我醉呼君,崔嵬未起,山鸟覆杯去。
通过饮酒的场景表现出诗人的洒脱与醉态,山鸟的动作则暗示着一种不安与逃避。 -
须记取。昨夜龙湫风雨。
提醒自己要记住昨夜的风雨,暗示着一种警醒与反思。 -
门前石浪掀舞。
形象地描绘出自然的力量,增强了气氛的动感。 -
四更山鬼吹灯啸,惊倒世间儿女。
山鬼的存在令世间的儿女感到惊讶,体现出古代神秘文化的影响。 -
依约处。还问我清游杖屦公良苦。
表达出诗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以及对清游的向往。 -
神交心许。待万里携君,鞭笞鸾凤,诵我远游赋。
最后表达了对志同道合者的期待,展现出追求理想与自由的美好愿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山鬼比作羲皇,象征着高贵与理想。
- 拟人:如“山鬼吹灯啸”,赋予山鬼人性化的特征,增强神秘感。
- 对仗:全诗结构工整,形成对称美,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与自由的向往,对世俗生活的超然,以及对自然的热爱,体现了“人天合一”的哲学思想。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山鬼:象征着自然的灵性与神秘,代表着对自由和理想的追求。
- 西风: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无情。
- 龙湫:代表幽深的地方,暗示内心的思考与反思。
- 鸾凤:象征着高洁与理想的追求,常用于表达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羲皇”指的是谁? A. 黄帝
B. 伏羲
C. 姜太公
D. 孟子 -
诗中“山鬼”象征着什么? A. 权力
B. 自然与灵性
C. 战争与斗争
D. 财富与荣耀 -
“一杯谁举”所表达的情感是? A. 寂寞
B. 欢乐
C. 烦恼
D. 忧伤
答案
- A. 黄帝
- B. 自然与灵性
- B. 欢乐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庐山谣》
- 杜甫《望岳》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与辛弃疾的《山鬼谣》相比,李白的《庐山谣》同样描绘了对自然的赞美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但李白的风格更为洒脱,充满了豪情壮志,而辛弃疾则在细腻的描写中融入了更多的思考与哲理。
参考资料
- 《辛弃疾词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宋代文学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