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松江馆》

时间: 2025-02-04 16:22:16

津柳江风白浪平,棹移高馆古今情。

扁舟一去鸱夷子,应笑分符计日程。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题松江馆
作者: 羊士谔 〔唐代〕

津柳江风白浪平,
棹移高馆古今情。
扁舟一去鸱夷子,
应笑分符计日程。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松江馆的美景和诗人内心的感慨。诗中先写江边的柳树和波平如镜的水面,接着描写自己在高处的馆舍中感受到的古今情怀。最后,提到一只小船离去,想起了古代的鸱夷子(即古代的诗人),不禁会心一笑,对着时光的流逝感叹。

注释

  • 津柳:指江边的柳树。
  • 白浪平:指水面波澜不惊。
  • :划船的桨。
  • 高馆:指高处的楼阁。
  • 鸱夷子:古代的诗人,可能指陶渊明等。
  • 分符:指分开时间的符号,象征着日子的安排。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羊士谔,唐代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作品多表达对自然和人文的感悟。他的诗歌风格清新,常常融入个人情感和历史背景。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松江馆,可能是诗人在游历时的感慨之作。松江作为重要的水路交通,承载了丰富的文化与历史,诗人借用这一背景表达对历史的思考和对当下的感慨。

诗歌鉴赏

《题松江馆》是一首通过自然景观折射人文情感的诗作。诗的开头,"津柳江风白浪平",描绘了一个宁静的江边场景。柳树在江边轻轻摇曳,微风拂过,水面波澜不惊,营造出一种和谐而恬静的氛围。接下来的"棹移高馆古今情",则将视角从自然景色转向诗人自己的内心感受,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慨。

最后两句,"扁舟一去鸱夷子,应笑分符计日程",通过提到古代的鸱夷子,进一步增强了历史的厚重感。诗人似乎在感叹时光的流逝,古人与今人的情感共鸣,令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引发对人生的思考。这种古今交融的情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深刻的理解和独特的感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津柳江风白浪平:描绘了江边的柳树和宁静的水面,营造出一种安静和谐的氛围。
  2. 棹移高馆古今情:转向诗人内心,表达对古代与现代的情感交融。
  3. 扁舟一去鸱夷子:提到古代诗人的形象,暗示诗人对历史人物的向往。
  4. 应笑分符计日程:表达对时间流逝的感叹,以及对生活安排的思考。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鸱夷子”比喻古代的诗人,增添了诗的历史感。
  • 对仗:上下句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拟人:柳树似乎在随风摇摆,赋予了自然以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内心情感,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与人生的感慨,体现了对古今情怀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柔美与生命,常用来表达离愁别绪。
  • :象征流动与变化,暗示人生的无常。
  • 扁舟:象征自由与漂泊,体现了一种随性的生活态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白浪平"是指什么? A. 江水波动
    B. 江水平静
    C. 江水浑浊
    D. 江水涌动

  2. “鸱夷子”在诗中代表什么? A. 诗人
    B. 历史人物
    C. 神话角色
    D. 自然精灵

  3. 诗人从何处感受到古今情? A. 高处的馆舍
    B. 低处的河岸
    C. 小舟上
    D. 柳树下

答案

  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登高》 - 杜甫
  2. 《夜泊牛渚怀古》 - 李白

诗词对比

  • 《题松江馆》《登高》:两者都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和人生的感慨,但《登高》更侧重于个人的悲壮情感,而《题松江馆》则更显得轻松和宁静。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