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九坡》
时间: 2025-01-27 04:14:1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行尽千山与万山,锺情偏在此烟岚。
海波神阙今饶六,仙女巫峰尚欠三。
雨润蒙条生翠滴,云封叠颖莹脂涵。
却思九坂修梁第,空使斯民命不堪。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走过了无数的山川,心中所钟爱的却偏偏是在这烟雾缭绕的地方。海波浩渺的神阙如今已经有了六座,而仙女和巫峰的数量却还差三座。雨水滋润着青翠的山条,云雾笼罩着层峦叠嶂,仿佛在包裹着晶莹的脂肪。然而,我却思念那九坡的修筑,令人痛心的是,这些地方的百姓却生活得如此艰难。
注释:
字词注释:
- 千山与万山:形容山的数量非常多,意指经历了许多山岭。
- 锺情:指深深地喜爱、钟情于某物。
- 烟岚:指山间的云烟和雾气,营造出一种朦胧的美感。
- 海波神阙:指海面波涛起伏的神秘景象,可能是指某个著名的景点。
- 仙女巫峰:指传说中与神灵或仙女相关的山峰。
- 蒙条:指青翠的植物。
- 莹脂:光亮的脂肪,形容水面光滑如脂。
- 九坂修梁第:指九个坡地的房屋,可能是指农民的居住环境。
典故解析:
- “海波神阙”:可能引申自古代神话中海神的居所,象征着神秘与美好。
- “仙女巫峰”:与古代的神话传说相关,象征着人们向往的美好境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葛立方,生于宋代,字正甫,号景斋,原籍杭州,后居住于温州。他的诗歌多描绘山水风光,情感细腻,擅长表现自然景观与人情世态的结合。
创作背景: 《过九坡》这首诗写于他游历九坡时,作者在游览的过程中,看到美丽的自然景观,心中感慨,但也思考到地方百姓的艰辛,反映了他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诗歌鉴赏:
《过九坡》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与人世苦难的诗,诗中极富画面感,展现了诗人对山水的热爱与对人间疾苦的深切关怀。开头两句“行尽千山与万山,锺情偏在此烟岚”,描述了诗人遍历千山万水,最后却对眼前的烟雾缭绕的山岚情有所钟,展现了一种对自然的深情与依恋。接下来的两句则提到海波与神阙、仙女巫峰,既是对景的描写,也引入了一种神秘的气氛。接着,诗人通过“雨润蒙条生翠滴,云封叠颖莹脂涵”的描写,表现了自然的生机盎然,雨水滋润大地,云雾笼罩着山峦,形成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
然而,最后两句却转入对人间苦难的思考,“却思九坂修梁第,空使斯民命不堪”。这里以九坡的修筑作为引子,表达了对当地百姓生活困苦的惋惜,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关切。整首诗在描绘自然之美的同时,深刻揭示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复杂关系,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行尽千山与万山:走遍了无数的山岭。
- 锺情偏在此烟岚:心中所爱却是这里的烟雾缭绕。
- 海波神阙今饶六:海面波涛起伏,神秘的景观如今已增添了六座。
- 仙女巫峰尚欠三:而与仙女、巫峰相关的景点却还缺少三座。
- 雨润蒙条生翠滴:雨水滋润着青翠的植物,滴水生机。
- 云封叠颖莹脂涵:云雾笼罩着层峦叠嶂,光滑如脂。
- 却思九坂修梁第:却思念九坡的修筑房屋。
- 空使斯民命不堪:只让百姓生活困苦,令人心痛。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海波神阙”比喻自然风光的神秘。
- 拟人:如“云封叠颖”,仿佛云层有意识地覆盖山峰。
- 对仗:诗的结构工整,韵律和谐,增强了诗的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的描绘与对社会现实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关心民生的情怀,以及对美好自然的向往与珍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烟岚:象征着朦胧与美好,代表着诗人心中向往的自然。
- 海波:代表自然的浩瀚与力量。
- 仙女巫峰:象征着神秘与美丽的理想境界。
- 翠滴:象征着生机与活力。
- 九坂:代表着人们的居住环境与生活状态,暗含社会问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锺情偏在此烟岚”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偏爱?
- A. 千山万水
- B. 烟雾缭绕的地方
- C. 海波神阙
-
诗中提到的“九坂”指的是什么?
- A. 诗人的家乡
- B. 人们的居住环境
- C. 美丽的自然风光
-
诗人通过什么手法表现了自然的美丽?
- A. 比喻
- B. 拟人
- C. 对仗
答案:
- B
- B
- A, B, C(均有使用)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李白的《庐山谣》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自然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向往与宁静的追求,但更侧重于隐居生活的理想。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经与古诗词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