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刁景纯赏瑞香花,忆先朝侍宴,次韵》

时间: 2025-01-26 05:11:07

上苑夭桃自作行,刘郎去后几回芳。

厌从年少追新赏,闲对宫花识旧香。

欲赠佳人非泛洧,好纫幽佩吊沉湘。

鹤林神女无消息,为问何年返帝乡。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上苑夭桃自作行,
刘郎去后几回芳。
厌从年少追新赏,
闲对宫花识旧香。
欲赠佳人非泛洧,
好纫幽佩吊沉湘。
鹤林神女无消息,
为问何年返帝乡。

白话文翻译

在上苑中,夭桃自开自谢,
刘郎离去后,不知有多少次芳香再现。
我厌倦了年轻时对新花的追逐,
如今闲坐对着宫花,识得它的旧香。
想要赠送佳人的不是泛泛之辈,
而是好好地系上幽佩,吊念沉湘。
鹤林神女不知何时有消息,
我想问她何年才能回到帝乡。

注释

  • 夭桃:夭折的桃花,形容花期短暂。
  • 刘郎:指的是刘郎(或许是指某位才子),此处借代。
  • 新赏:新近欣赏的花卉。
  • 宫花:宫中种植的花,象征美丽和优雅。
  • 泛洧:泛指的,广泛的;洧,水流。
  • 幽佩:细致的佩饰,常用来装饰衣物。
  • 沉湘:指沉香,常与美好事物联系在一起。
  • 鹤林神女:传说中的仙女,象征清逸和超凡脱俗。
  • 帝乡:指天帝的故乡,通常寓意理想的境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作品跨越诗、词、文等多个领域,风格独特,语言生动,常以个人情感和自然景致为主题。苏轼在政治上经历起伏,因而他的作品常反映出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反映了他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也表达了对美丽事物的珍惜。苏轼在诗中通过对花的描写,抒发了对旧友和往事的思念,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花的情景与个人情感相结合,展现了苏轼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开篇以“上苑夭桃自作行”引入,展现了一种自然的生长与凋谢的过程,带有时间流逝的意味。接下来的“刘郎去后几回芳”则透露了对刘郎(可能是某位友人的代称)的怀念,同时也表达了对往昔时光的无奈。

“厌从年少追新赏”承接前文,表现了对年轻时追逐新花的厌倦与反思,转而“闲对宫花识旧香”,则显示出他对旧事物的珍视与情感的积淀。此处的对比不仅反映出人生的变化,也传达出一种成熟的心态。

最后两句“鹤林神女无消息,为问何年返帝乡”则引导出一种对未来的期盼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充满了淡淡的忧伤与哲思。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苏轼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卓越的艺术才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上苑夭桃自作行:描绘了春天的桃花在园中自开自谢,暗示生命的短暂与无常。
  2. 刘郎去后几回芳:提到刘郎的离去,表现出对往昔友人的怀念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3. 厌从年少追新赏:表达对年轻时追逐新奇事物的厌倦,表现出一种情感的成熟。
  4. 闲对宫花识旧香:对宫花的细腻观察,象征着对旧事物的怀念与情感的寄托。
  5. 欲赠佳人非泛洧:表达对佳人的美好祝愿,表明自己对真挚情感的追求。
  6. 好纫幽佩吊沉湘:以佩饰寄托情感,表现出对美的追求与对往事的缅怀。
  7. 鹤林神女无消息:提及神女,象征着美好的理想与期盼,反映出一种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8. 为问何年返帝乡:以此结尾,表达对未来的期待与对理想境地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桃花与人生的无常相提并论,展现出深刻的生命哲学。
  • 对仗:诗中的句式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将自然界的花与人情感相结合,使情感更加生动。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花与内心的感受,体现了对美好生活的怀念与向往,同时也反映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理解。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与人情的交融,传达出一种温柔而深邃的哲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桃花:象征青春与美好,代表短暂的生命。
  • 宫花:象征高贵与优雅,表现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 幽佩:象征细腻的情感与美好的祝愿。
  • 鹤林神女:象征理想与超凡脱俗的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刘郎”指的是?

    • A. 苏轼的朋友
    • B. 古代的诗人
    • C. 一种花
    • D. 以上均可
  2. “闲对宫花识旧香”中的“旧香”指的是什么?

    • A. 新花的香味
    • B. 过去的情感
    • C. 生活的烦恼
    • D. 未来的希望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可以将苏轼的这首诗与李白的《月下独酌》进行对比,前者更注重对情感的细腻描绘与回忆,后者则通过酒与月的描绘展现豪放与孤独。两者都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但情感表达的方式和侧重点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苏轼诗文集》
  • 《宋代诗词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