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 2025-01-11 08:11:48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秋思】
作者: 刘克庄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秋思
其一
望月怀远,
斜风细雨,
叹息无声。
公徒太行。
眼切于身存不得,
可怜半世谩脩方。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作者抬头望月,心中充满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细雨伴着斜风,带来无声的叹息。远眺太行山,眼中所见的只是一片模糊与无奈,真切的情感却难以寄托在此。可怜我已过了半世,仍在虚度光阴。
注释:
字词注释:
- 望月:仰望明月,象征思念。
- 怀远:思念远方的人。
- 斜风细雨:描绘秋季的天气,暗示忧伤的氛围。
- 公徒:指远方的朋友或同伴。
- 太行:山名,象征遥远的距离。
- 眼切:形容内心的痛苦与焦虑。
- 谩脩方:无意义的修饰与空耗时间。
典故解析:
“望月怀远”源于古人赏月时常常引发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体现了典型的古代诗人情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字梦阮,号青溪,生于宋代,是一位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风清新脱俗,情感真挚,常以自然景物寄托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代的秋季,正值战乱频繁、社会动荡的时期,作者借景抒情,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内心的孤独与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诗歌鉴赏:
这首《秋思》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念。诗的开头以“望月怀远”入题,瞬间引发读者的共鸣,月亮作为思乡的象征,承载了无数游子的情感。接着“斜风细雨”的描写,细腻地渲染了秋天的氛围,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忧愁和孤寂。诗中“眼切于身存不得”的表达,更是直接揭示了诗人对身世的无奈与对过往的反思。整首诗在清秋的意境中,透出浓浓的愁绪,既是对自然的感悟,也是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望月怀远”:表达思念之情,月亮成为情感的寄托。
- “斜风细雨”:描绘季节的特征,渲染愁绪。
- “叹息无声”:内心的苦闷难以言表,情感积压。
- “公徒太行”:远方的朋友,暗示距离的遥远与孤独。
- “眼切于身存不得”:心中痛苦,却无法表达出来。
- “可怜半世谩脩方”:对人生的惋惜,感叹虚度时光。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月亮比喻思念。
- 拟人:将自然景象赋予情感,增强诗意。
- 对仗:整首诗的结构对称,增强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集中表达了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与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人通过自然景色与内心情感的结合,展现出深沉的孤独与愁绪。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月亮:象征思念与孤独。
- 风雨:象征内心的忧愁与外界的压迫。
- 太行:象征遥远的距离和思念的厚重。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望月怀远”中的“月”象征什么?
A. 朋友
B. 思念
C. 家乡 -
诗中提到的“太行”代表了什么?
A. 朋友的距离
B. 诗人的故乡
C. 一座山 -
“眼切于身存不得”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A. 快乐
B. 无奈与痛苦
C. 惊讶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静夜思》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对比李白的《静夜思》,两者均表达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但刘克庄的作品更侧重于内心的孤独与无奈,而李白则更多地展现了游子的思乡情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刘克庄诗文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