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池州贵池亭》

时间: 2025-01-10 22:27:42

势比凌歊宋武台,分明百里远帆开。

蜀江雪浪西江满,强半春寒去却来。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题池州贵池亭
杜牧

势比凌歊宋武台,
分明百里远帆开。
蜀江雪浪西江满,
强半春寒去却来。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池州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感慨和对春寒的反思。前两句用“势比凌歊”比喻亭子的气势,宛如历史上著名的宋武台,远方的帆船在水面上显得格外清晰。后两句则描绘了蜀江的波涛和西江的水位,尽管春寒依旧,但景色依然美丽。

注释:

字词注释:

  • 凌歊:凌风飞起的意思,此处指气势高昂。
  • 宋武台:指历史上著名的宋武帝所建的台,象征宏伟气势。
  • 蜀江:指四川的江河,常用来象征蜀地的美景。
  • 西江:指流经西南地区的江河,象征水域丰盈。
  • 春寒:春天的寒冷,指春季尚未完全温暖。

典故解析:

  • “宋武台”是指南朝宋的武帝所建,象征着帝王的气势与权力。
  • 诗中提到的蜀江和西江,都是古代诗歌中常用的地理意象,常与自然景色和情感联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杜牧,字牧之,晚唐著名诗人,擅长律诗和绝句。他的诗风多样,既有豪放之作,也有细腻之情,往往通过生动的意象表现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代,诗人游览池州贵池亭时,受到周围自然景观的启发,写下此诗,旨在表达对美景的赞美与对春寒的感慨。

诗歌鉴赏:

此诗以“贵池亭”为引子,描绘了池州的自然景观和诗人内心的感受。首句“势比凌歊宋武台”便设下了一个高远的比喻,瞬间将读者带入一种宏伟的氛围中。接下来的“分明百里远帆开”,则令整个画面更加生动,远方的帆船仿佛在眼前浮现,增添了诗的动态感。

后两句转而描绘江河的景象,蜀江的雪浪与西江的丰盈形成鲜明对比,表现出江河的壮阔与生机。然而“强半春寒去却来”一句,蕴含着诗人对春天的期待与对寒冷的无奈,深刻地反映出自然与人的关系。整首诗在优美景致的描绘中,渗透着对自然变化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势比凌歊宋武台:将亭子的气势与历史上雄伟的宋武台相提并论,显示出亭子的壮丽。
  • 分明百里远帆开:远方的帆船清晰可见,展现出开阔的视野与深远的意境。
  • 蜀江雪浪西江满:蜀江的波涛汹涌,西江的水位高涨,描绘出水域的壮丽。
  • 强半春寒去却来:尽管春寒依旧,暗示着自然界的规律与人们对温暖的期待。

修辞手法:

  • 比喻:首句通过“势比”引入比喻,增强了意象的力度。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对仗工整,增强音乐感。
  • 意象:使用蜀江和西江的意象,深刻地展现自然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渴望与对自然变化的思考,反映出一种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贵池亭:象征着静谧与美的观察点。
  • 远帆:象征着希望与梦想的追求。
  • 雪浪:象征着自然的力量与变化。
  • 春寒:象征着生命的循环与不确定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杜牧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 A. 唐代
    • B. 宋代
    • C. 明代
    • D. 清代
  2. 诗中提到的“宋武台”象征什么?

    • A. 历史的遗迹
    • B. 宏伟的气势
    • C. 自然的奇观
    • D. 个人的成就
  3. “蜀江雪浪”与“西江满”形成了什么样的对比?

    • A. 美丽与丑陋
    • B. 动态与静态
    • C. 孤独与热闹
    • D. 历史与现实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早发白帝城》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杜牧的《题池州贵池亭》与王维的《山居秋暝》,虽然都描绘自然,但杜牧更侧重于动态的水面与远帆,王维则强调静谧的山居生活,展示了不同的自然观与情感表达。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杜牧诗文集》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