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向来热血泼虚庸,卮酒凭谁酹二公。
老作地仙差了,洞宾相约听松风。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往昔热血青春的追忆和对现实的无奈。诗人感叹自己过去的热情与理想在平庸中消逝,酒杯中又有谁能为古代的贤人(指二公)洒酒祭奠呢?如今已老,成了地仙,似乎失去了昔日的激情,只能在洞庭山与老友一起静听松风的声音。
注释:
- 热血:形容热情、充满理想和信念的状态。
- 卮酒:古代的一种酒器,这里指酒杯。
- 酹:是指洒酒,表示祭奠或敬酒的行为。
- 二公:指的是历史上著名的贤士,如阮籍、嵇康等。
- 地仙:道教中一种长生不老、与世隔绝的境界。
- 洞宾:指的是洞庭湖的隐士,与道教文化有关,代表一种超脱的生活方式。
- 松风:形容松树的风声,寓意清静的自然环境。
典故解析:
- 二公:历史上著名的隐士,阮籍和嵇康两位文人以其才华和志趣闻名,常常被后人敬仰。
- 地仙:在道教中,地仙是指那些已经修炼成功、拥有超凡能力的隐士,象征着对世俗的超脱与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君复,号天池,南宋时期的诗人、词人,擅长于古文和诗词,作品多表现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注,风格清新而又沉郁。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与个人理想破灭的背景下,诗人通过回忆往昔的热血与理想,展现出对现实无奈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在情感上流露出一种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与对现状的无奈。开头的“向来热血泼虚庸”通过对比,突显出诗人从年轻时的热情到如今的失落,情绪上带有些许自责和惋惜。接着提到的“卮酒凭谁酹二公”,则是对历史名人的追忆,表现出诗人对理想与精神追求的渴望和失落。最后两句“老作地仙差了,洞宾相约听松风”则是对现状的接受与释然,虽然理想未能实现,但在平静的自然中,诗人找到了某种内心的安宁。整首诗通过对比与象征,展现出诗人复杂的情感,既有对青春的怀念,也有对现实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向来热血泼虚庸:表达了自己曾经热情洋溢,愿意为理想奋斗的状态,而如今却发现这些热血投入到虚无的事情上,感到失落。
- 卮酒凭谁酹二公:酒是祭奠的象征,诗人追忆二公(阮籍、嵇康)时感到无奈,倾诉出对理想与历史人物的敬仰与无力。
- 老作地仙差了:诗人已年迈,虽然成了地仙(道教中理想的境界),但也意味着对过往的放弃。
- 洞宾相约听松风:与老友(洞宾)相约在自然中静听松风,表现出对清静生活的向往与接受。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热血”和“虚庸”形成鲜明对比,突显内心的失落。
- 象征:酒、松风等意象象征着对理想与清净生活的追求。
主题思想:
全诗表达了对青春理想的怀念与对现实无奈的感慨,反映出诗人对人生的反思与追求内心宁静的愿望。
意象分析:
- 热血:代表年轻时的激情与理想。
- 卮酒:象征着对历史与理想的追忆。
- 地仙:体现对超脱世俗生活的向往。
- 松风:象征自然、宁静的生活状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卮酒凭谁酹二公”中,“卮酒”指的是: A. 茶
B. 酒
C. 水 -
“老作地仙差了”中“地仙”指的是: A. 诗人
B. 隐士
C. 道教中的一种境界 -
整首诗主要表达的是: A. 对历史的追忆
B. 对青春的怀念与现实的无奈
C. 对自然的赞美
答案:
- B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将进酒》
- 白居易《琵琶行》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刘克庄的《七十九吟十首》更倾向于沉思与反思,李白则表现出更为豪放与对抗现实的态度。两者都表达了对理想的追求,但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古典诗词解析》
- 《刘克庄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