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二首并呈仓使》

时间: 2025-02-04 15:37:23

归念常如危柱弦,春来梦绕白云边。

不知新雪添头上,但见繁星满目前。

即事有诗聊记节,救时无策但祈年。

二公语妙堪传远,严杜何因可共编。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次韵二首并呈仓使
作者: 刘克庄

归念常如危柱弦,
春来梦绕白云边。
不知新雪添头上,
但见繁星满目前。
即事有诗聊记节,
救时无策但祈年。
二公语妙堪传远,
严杜何因可共编。

白话文翻译:

常常思念就像悬在空中的弦,
春天来临时梦绕在白云边。
不知道新雪笼罩在头上,
只看到繁星布满了眼前。
偶尔写首诗来记住节日,
但对时局无能为力只能祈年。
二位公子的妙语值得传远,
严杜何以能共编一书呢?

注释:

  • 归念:思念、怀念的情感。
  • 危柱弦:比喻悬而不决的状态,形容思念的深切。
  • 梦绕:梦境环绕,形容对某种事物的执念。
  • 新雪:指冬雪,象征新的开始或新事物。
  • 繁星:象征希望或梦想。
  • 即事:指写诗以应对眼前的事物。
  • 二公:指两位杰出的人物,可能是指当时的文人或朋友。

典故解析:

“二公”可能指的是严羽和杜甫,严羽是唐代著名的诗人,杜甫则是诗坛巨匠。诗中提及他们的“妙语”,表明作者对他们才华的推崇。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刘克庄,字景莹,号秋水,南宋时期的诗人,擅长律诗,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
  • 创作背景:此诗可能写于春季,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与对时局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思念和时局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开头两句“归念常如危柱弦,春来梦绕白云边”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仿佛自己的情感如同悬在空中的弦,随时可能断裂。接下来,诗人用“新雪”和“繁星”这两个意象,传达了对未知未来的期待与迷茫。新雪的覆盖象征着新的开始,但诗人却“但见繁星满目前”,暗示他对眼前所见的繁华与美好感到无奈和无力。中间的“即事有诗聊记节”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无奈,只能借诗歌来记住节日与时光的流逝。最后,提到“二公”的妙语,既是对友人的赞美,也是对文人情谊的期待,体现了诗人对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矛盾。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归念常如危柱弦:思念的情绪如同悬在空中的弦,随时可能断裂。
    2. 春来梦绕白云边:春天的到来使梦境环绕,象征着对未来的憧憬。
    3. 不知新雪添头上:对新事物的无知与接受。
    4. 但见繁星满目前:眼前的繁华与梦想交织,对未来的迷茫。
    5. 即事有诗聊记节:通过写诗来记录生活中的节日。
    6. 救时无策但祈年:面对无能为力的局面,只能寄托希望于未来的年岁。
    7. 二公语妙堪传远:对友人才华的赞美,期待其作品能传世。
    8. 严杜何因可共编:表达对严羽和杜甫的敬仰,希望能与之共创辉煌。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思念比作“危柱弦”,形象而生动。
    • 对仗:诗中多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对友人的思念与对时局的无奈展开,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过去的怀念,又有对未来的期待。

意象分析:

  • 危柱弦:象征思念的脆弱与不安。
  • 白云:象征自由与美好的梦想。
  • 新雪:象征新的开始与希望。
  • 繁星:象征理想与未来的无限可能。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诗中“归念常如危柱弦”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愉快
      • B. 思念
      • C. 无聊
    2. “二公”指的是哪两位诗人?
      • A. 杜甫与李白
      • B. 杜甫与严羽
      • C. 白居易与王维

答案

  1. B. 思念
  2. B. 杜甫与严羽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静夜思》
  • 诗词对比

    • 比较刘克庄的思念与杜甫的忧国忧民情怀,两者都在诗中展现了深切的情感,但刘克庄更侧重于个人的思念,而杜甫则是对国家前途的忧虑。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收录了刘克庄及其他宋代诗人的作品。
  • 《诗词鉴赏》:对古诗词的分析与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