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翁卷山居二首》

时间: 2025-01-27 03:21:06

空山无一人,君此寄闲身。

水上花来远,风中树动频。

虫行黏壁字,茶煮落巢薪。

若有高人至,何妨不裹巾。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空山无一人,君此寄闲身。
水上花来远,风中树动频。
虫行黏壁字,茶煮落巢薪。
若有高人至,何妨不裹巾。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空旷山林的 serene 景象。诗人说:“在这空旷的山中没有一个人,你可以在这里安闲地寄身于此。水面上的花儿远远浮来,风中树木频频摇动。虫子在墙壁上爬行,留下了字迹;煮茶时用的柴火是巢里掉落的枝薪。如果有高人光临,何妨不系上头巾呢?”

注释:

  • 空山:没有人烟的山。
  • 君此寄闲身:你可以在这里安静地栖息。
  • 水上花来远:水面上的花缓缓飘来,象征着远方的美好。
  • 风中树动频:风中树木频繁摇动,表现出自然的活力。
  • 虫行黏壁字:虫子在墙上爬行,留下了字迹,象征着生命的细微。
  • 茶煮落巢薪:用的柴火是从鸟巢掉落的,表现出自然生态的和谐。
  • 高人:指有修养、有智慧的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照,字子舆,号东山,宋代诗人,以山水诗著称。他的诗情清新,意境高远,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成作于诗人隐居于山林之时,反映了他对自然环境的感悟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流露出的闲适心境和对高人相遇的淡然态度,表现了诗人对于人生的哲理思考。

诗歌鉴赏:

徐照的《题翁卷山居二首》以清新自然的意象和闲适的心境为主旨,展现了隐居生活的惬意。诗的开头“空山无一人”,便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宁静的环境,仿佛置身于无人打扰的山林之中。后面的“水上花来远,风中树动频”,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进一步增强了诗的意境,水面上的花与风中的树,生动地体现出自然界的生生不息。在自然的细微观察中,诗人不仅感受到自然的美,更反思人生的意义。

诗中“虫行黏壁字,茶煮落巢薪”则体现了诗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虫子的字迹和柴火的来源,暗示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这种细腻的描写,使得整首诗充满了生活的气息,也让人感受到一种自然的智慧与宁静。

最后一句“若有高人至,何妨不裹巾”,则表现出诗人对高人相聚的随意与淡然,流露出一种对生活的从容态度。整首诗在简洁中展现了丰富的内涵,体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追求与对自然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空山无一人:描绘了一个安静的山林,没有人烟,传达出一种孤独而宁静的氛围。
  • 君此寄闲身:邀请读者在此安静地生活,感受到这种隐逸的快乐。
  • 水上花来远:水面上漂浮的花朵象征着远方的美好与宁静。
  • 风中树动频:描写了风吹动树木的情景,生动表现出自然的活力。
  • 虫行黏壁字:虫子在墙壁上留下的字迹,暗示着生命的细微与不可忽视。
  • 茶煮落巢薪:表现出诗人与自然的和谐,柴火是从鸟巢掉落的,体现出生态的自然循环。
  • 若有高人至,何妨不裹巾:表达了对高人相聚的随意态度,显示出诗人对生活的从容。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水上花”和“风中树”比喻自然的美丽与和谐。
  • 拟人:虫子“行”字和“黏壁”字使自然具有人性化的特征,增强了生动感。
  • 对仗:诗中“空山无一人,水上花来远”等句构成对仗,增加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在于追求自然的宁静与内心的闲适,同时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空山:象征着宁静与孤独,体现隐逸的理想。
  • 水上花:象征美好与远方,传达自然的诗意。
  • :象征生命的顽强与自然的生机。
  • :象征细微与生命的延续,暗示生命的细腻之处。
  • 茶与柴火:象征生活的朴实与自然的和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空山无一人”表达了怎样的情景?
    A. 热闹的市集
    B. 宁静的山林
    C. 繁忙的街道

  2. “虫行黏壁字”中,虫子留下的字迹象征着什么?
    A. 生命的细微
    B. 文化的传承
    C. 诗人的思想

  3. “若有高人至,何妨不裹巾”反映了诗人对高人的什么态度?
    A. 崇拜
    B. 随意
    C. 疏远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孟浩然的《春晓》

诗词对比:

  • 《山居秋暝》:同样描绘自然,表现出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但王维的诗更强调秋天的宁静与自然的变化。
  • 《春晓》:孟浩然通过春天的生机来展现自然的美,而徐照则更侧重于在孤独中感受到的内心平静。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