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野渡烟迷谷,寒潭水涨沙。
入云千万岫,出坞两三家。
润古泉仍石,山空菊自花。
柳塘冰欲结,相对祗栖鸦。
白话文翻译
在烟雾弥漫的山谷中,有一条野渡,寒潭的水涨起沙滩。
漫山遍野的高峰直入云端,出港的地方只有两三户人家。
古老的泉水依旧流淌着石头,山空寂静,只有菊花自开。
柳塘的冰快要结了,岸边只是栖息着几只乌鸦。
注释
字词注释
- 野渡:指无人管理的渡口。
- 烟迷谷:烟雾笼罩的山谷。
- 寒潭:指冰冷的潭水。
- 岫:山峰的意思。
- 出坞:指小船从港口开出。
- 润古泉:滋润的古老泉水。
- 菊自花:菊花自然开放。
- 柳塘:柳树旁的水塘。
- 祗栖鸦:仅仅停留栖息的乌鸦。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展现了自然景色与人居的和谐美,反映了宋代文人对自然的热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学箕,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主要以山水田园诗著称,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山水的细腻之美。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文人多寄情于自然,以山水田园为寄托,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云际峡中》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心目中的理想自然景象。诗的开头,"野渡烟迷谷,寒潭水涨沙",通过“烟”和“水”的对比,描绘出一种朦胧而又冷清的景象,给人一种幽静的感觉。紧接着"入云千万岫,出坞两三家",则通过高耸入云的山峰和稀疏的人家,表现出自然的壮丽与人类的渺小,这种对比增强了诗的深度。
“润古泉仍石,山空菊自花”,诗人在描写古泉与菊花时,体现了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自我生长,展现了一种宁静而又自得的生活态度。而最后的“柳塘冰欲结,相对祗栖鸦”,则把场景收束在一处小塘边,冰将结而乌鸦相对栖息,体现了自然的静谧与人世的孤寂,令人遐想。
整首诗以清新的自然景象为背景,抒发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对人世繁华的淡然,情感深沉而不躁动,展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哲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野渡烟迷谷:描绘了一个无人渡口,烟雾笼罩的山谷中,渲染出幽静的氛围。
- 寒潭水涨沙:寒冷的潭水上涨,沙滩被淹没,表现出自然的变化与无常。
- 入云千万岫:千山万壑直入云端,表现出山的高大与壮丽。
- 出坞两三家:只有几户人家,从船坞出发,反映出人烟稀少,宁静的生活。
- 润古泉仍石:古老的泉水仍然流淌,石头依旧存在,表示自然的恒久与不变。
- 山空菊自花:山中空旷,只有菊花自由开放,象征着孤独的美。
- 柳塘冰欲结:柳树旁的池塘,冰快要结成,预示着寒冷的来临。
- 相对祗栖鸦:乌鸦在此处栖息,相互对望,增添了一份孤寂之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山谷比作迷雾中的幽境,形象生动。
- 对仗:如"入云千万岫,出坞两三家",形成对比,增强节奏感。
- 拟人:菊花自开,赋予自然以生命。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表现出一种宁静、恬淡的生活态度,反映出宋代文人对山水田园的追求与哲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烟雾:象征着神秘与迷蒙,渲染出幽静的气氛。
- 寒潭:代表冷静、深邃的自然状态,体现诗人内心的宁静。
- 菊花:象征孤独与坚韧,反映自然的自我生长。
- 乌鸦:象征孤独与寂静,增强了诗的意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野渡烟迷谷”描绘的是怎样的场景?
A. 热闹的市场
B. 幽静的山谷
C. 繁华的街道
D. 迷人的海滩 -
诗中“入云千万岫”表达了什么情感?
A. 人生的无奈
B. 自然的壮丽
C. 生活的繁忙
D. 友情的真挚 -
“相对祗栖鸦”中,乌鸦的意象主要表现了什么?
A. 活泼和热闹
B. 孤独和寂静
C. 美好与幸福
D. 繁忙与喧嚣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描绘自然与隐逸生活。
- 孟浩然《春晓》: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感悟。
诗词对比
- 比较刘学箕的《云际峡中》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是描绘自然的诗作,但刘学箕更注重描写细腻的景象,而王维则通过意境表达哲理,二者风格各异,却都展现了对自然的深刻理解与热爱。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中国古诗词经典赏析》
- 《宋代诗人研究》
- 《山水田园诗的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