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桃李成尘土,来禽始著花。
病夫犹枕上,春事又天涯。
巷陌秋千梦,帘栊燕子家。
野僧来问讯,强把半瓯茶。
白话文翻译:
桃花和李花已经落尽,变成了尘土,来到的鸟儿才开始鸣叫着为花朵添彩。
病人依旧躺在床上,春天的事情又如同遥远的天涯。
街巷中发生的秋千梦,窗帘内燕子筑巢的家。
一位野僧来问候,强作欢颜地端出半杯茶。
注释:
- 成尘土:指花瓣落下,化为尘土。
- 来禽:指来临的鸟儿。
- 病夫:生病的人,这里指诗人自己。
- 春事:春天的事情,象征春天的生机与希望。
- 巷陌:街巷,指生活环境。
- 秋千梦:秋千是儿童玩乐的象征,暗示无忧无虑的梦境。
- 帘栊:窗帘和栊子,暗指家庭生活的场景。
- 野僧:指不居于寺庙的僧人,象征自然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他的诗歌以爱国情怀著称,常表达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个人遭遇的感慨。陆游的作品风格多样,既有豪放激昂,也有细腻柔和。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陆游晚年,正值他身体虚弱、生活困顿之际。诗中流露出对春天的向往和对自身境遇的无奈,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
诗歌鉴赏:
《东篱杂书》通过简单的日常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开头两句“桃李成尘土,来禽始著花”以花的凋谢与鸟的归来为对比,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诗人虽然身处病榻,但对春天的期盼和对自然的敏感依然存在,显示出他不屈的生命力。
接着的两句“病夫犹枕上,春事又天涯”则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渴望和无奈,春天的美好似乎与他无缘,形成强烈的对比,突显出他内心的孤独和失落。之后提到“巷陌秋千梦,帘栊燕子家”,则由个人的感受转向对周遭生活的观察,描绘了普通人家的温馨场景,也体现了诗人对平凡生活的向往。
最后一句“野僧来问讯,强把半瓯茶”则展现了人际间的温情,即使在困境中,人与人之间的关怀依旧存在,给诗人带来一丝慰藉。整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中流露出淡淡的忧伤和对生命的深刻思考,表现了陆游对生活的执着与深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桃李成尘土:桃花、李花凋谢,化为尘土,象征时间的流逝。
- 来禽始著花:鸟儿来临时,花才开始绽放,暗指春天的生机与希望。
- 病夫犹枕上:生病的诗人依旧躺在床上,表现出无奈。
- 春事又天涯:春天的美好似乎遥不可及,增加了孤独感。
- 巷陌秋千梦:街巷中孩子们的玩耍,象征无忧无虑的生活。
- 帘栊燕子家:窗帘后的燕子巢,展现家庭的温暖与安宁。
- 野僧来问讯:一位野僧前来问候,体现出人与人之间的关心。
- 强把半瓯茶:尽管不情愿,还是端出半杯茶,表现出生活的礼仪。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花瓣比作尘土,形象地描绘了时间的流逝。
- 对仗:如“病夫犹枕上,春事又天涯”,形成美感与节奏感。
- 拟人:鸟儿为花添彩,赋予了自然以生命和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向往与无奈,以及对生活细微之处的关心与思考。通过描写自然与生活的景象,展现了人对生命的热爱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意象分析:
- 桃李:象征青春、美好与短暂。
- 来禽:象征生机与希望。
- 病夫:象征脆弱与无奈。
- 春事:象征生机勃勃的生活。
- 巷陌:象征生活环境与社会关系。
- 野僧:象征自然与人际间的温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病夫”指的是谁?
- A. 诗人的朋友
- B. 诗人自己
- C. 一位路人
-
“桃李成尘土”描绘了什么?
- A. 春天的到来
- B. 花瓣的凋谢
- C. 鸟儿的归来
-
诗中“强把半瓯茶”意指什么?
- A. 诗人很高兴
- B. 诗人感到疲惫
- C. 诗人尽管不情愿,但仍待人以礼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陆游的《东篱杂书》与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均表达了对自然与生活的思考,但前者更偏重于个人内心的孤独与期待,后者则更强调生命的轮回与离别的感伤。两首诗在情感基调上有所不同,但都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对生活的深切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