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迁莺·晓月坠》

时间: 2025-01-08 23:50:48

晓月坠,宿云微,无语枕频欹。

梦回芳草思依依,天远雁声稀。

啼莺散,馀花乱,寂寞画堂深院。

片红休埽尽从伊,留待舞人归。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喜迁莺·晓月坠
李煜 〔五代〕

晓月坠,宿云微,无语枕频欹。
梦回芳草思依依,天远雁声稀。
啼莺散,馀花乱,寂寞画堂深院。
片红休埽尽从伊,留待舞人归。


白话文翻译:

清晨的月亮低垂,残云轻轻飘动,枕头上我无言地侧卧。梦中回到那芳草如茵的地方,思绪悠悠,天边的雁声稀疏。啼叫的黄莺散去,余下的花瓣凌乱,画堂深院显得格外寂寞。那片红花不必扫尽,留待舞人归来时再欣赏。


注释:

  • 晓月:清晨的月亮,象征着新的开始。
  • 宿云:残留的云彩,暗示夜的余韵。
  • 无语:无言,表达了深沉的思念。
  • 芳草:芬芳的草地,象征着美好与温馨的记忆。
  • 天远雁声稀:远处的雁声稀少,表现一种孤寂之感。
  • 啼莺:黄莺的鸣叫,生动而富有生命力。
  • 画堂深院:描绘出幽静的环境,增添了诗中的孤独感。

典故解析:

  • :常用来描绘孤独的情感,月亮的清冷与云的飘渺,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对往日的怀念。
  • 雁声:在古诗中,雁往往象征着离别与思念,雁声稀疏,反映出诗人的孤独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煜,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后主,生于宋初,是一位著名的词人。他的词风清丽、婉约,情感细腻,尤其擅长表达离愁别绪。李煜的生活经历充满了波折,最终在被俘后过着苦闷的生活,许多作品感情更加深沉。

创作背景:

《喜迁莺·晓月坠》写于李煜失去政权后的时期,反映了他在失意中的孤独与思念。他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现实的失落形成鲜明对比,表现出深厚的情感。


诗歌鉴赏:

《喜迁莺·晓月坠》是李煜代表性的词作之一,整首词以清晨的月色和残云为开篇,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显孤寂的氛围。诗人运用细腻的描写,展现自身的情感状态。从“晓月坠,宿云微”可以看出,清晨的月亮与微薄的云彩相互映衬,暗示着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怀旧之情。

接下来的“梦回芳草思依依”,诗人通过梦境的回忆,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思念。而“天远雁声稀”则以远方的雁声象征离别与孤独,继而引出“啼莺散,馀花乱”,此时的画面更显得凄凉。

最后一句“片红休埽尽从伊,留待舞人归”,不仅是对红花的留恋,更是对舞者归来的期待,表现出一种对美好未来的希望。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情感的层层递进,展现了李煜在失落与孤独中的深刻思考,令人动容。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晓月坠,宿云微:描绘清晨的宁静,月亮低垂,残云轻盈,营造出一种孤独的气氛。
  2. 无语枕频欹:无话可说,枕边侧卧,显示出忧伤和寂寞。
  3. 梦回芳草思依依:梦中回到往昔的美好,思念之情浓烈。
  4. 天远雁声稀:天边的雁声稀疏,象征着孤独与离别。
  5. 啼莺散,馀花乱:黄莺的鸣叫消散,花瓣凌乱,描绘出一种失落的景象。
  6. 寂寞画堂深院:深院中显得格外寂静,强调孤独感。
  7. 片红休埽尽从伊:不必将花扫尽,表现出对美好的留恋。
  8. 留待舞人归:期待舞者归来时的欢愉,暗含对未来的期盼。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月亮与孤独相结合,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 拟人:黄莺的啼叫赋予了生命,使情感更加生动。
  • 对仗:如“啼莺散,馀花乱”,增强了词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词通过对清晨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展现了李煜在失落中的孤独感与对生活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晓月:象征着新的开始与希望。
  • 芳草:美好的回忆与温馨的情感。
  • 雁声:离别与孤独的象征。
  • 啼莺:生机与希望的体现。
  • 红花:美好的事物,寄托着对未来的期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晓月坠”描绘的是哪个时间段的景象? A. 清晨
    B. 黄昏
    C. 午夜
    D. 正午

  2. 诗中提到的“芳草”象征着什么? A. 离别
    B. 回忆与思念
    C. 孤独
    D. 快乐

  3. “留待舞人归”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A. 绝望
    B. 期待与希望
    C. 失落
    D. 无奈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与李煜的《喜迁莺·晓月坠》相比,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充满了对过往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期待,二者都展现了女性在情感上的细腻与深刻。


参考资料:

  • 《李煜词集》
  • 《中国古代词人研究》
  • 《李清照与李煜的诗词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