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谁怜组练寒,夜雪连营积。有客卧衡茅,淮山梦中白。
白话文翻译:
谁会怜惜这寒冷的白雪,夜晚的雪花在营地上堆积。有人在衡茅下安然入睡,梦中却见到淮山的白雪。
注释:
- 怜:怜惜,怜悯。
- 组练:形容雪花像练一样洁白。
- 连营:连绵的营地,这里指的是积雪。
- 衡茅:指的是一种茅草房屋,衡是指房屋的横梁。
- 淮山:指的是淮河流域的山,这里作为梦中的意象,暗示故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子翚(约1080—约1130),字宗道,号靖斋,晚号东海居士,南宋时期的诗人、书法家。他的作品受到了王维、李白等诗人影响,擅长山水田园诗,以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北宋末年,正值国家动荡、战乱频繁之时。诗人在这样的背景中,寄情山水,抒发对自然的热爱与人生的感慨。
诗歌鉴赏:
此诗写的是一个寒冷的冬夜,漫天飞舞的雪花,覆盖了战营。诗的开头以“谁怜”表达了对寒冷和孤寂的感叹,表现出一种对环境的无奈与渴望温暖的情感。接着,诗中描绘了夜雪的景象,雪花如练,轻柔而静谧,给人一种美丽而又凄凉的感觉。
“有客卧衡茅”一句,给人以温暖的对比,虽然外面寒冷,不过还有人在茅屋中安然入睡。这里的“客”字,暗示了对远方游子的思念,或许这个“客”就是诗人自己,他在茅屋中,心中却充满对故乡的思念与对安宁生活的向往。
最后一句“淮山梦中白”,则是对梦境的描绘,白雪覆盖的淮山在梦中显得恰如其分,仿佛是诗人内心深处对故乡的美好回忆。整个诗歌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抒发了对家乡的思念,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和深邃的哲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谁怜组练寒:开篇直入主题,表达对寒冷雪景的感叹。
- 夜雪连营积:描绘雪花在战争营地上积累的景象,暗示了战乱的背景。
- 有客卧衡茅:引入人物,表现出在寒冷中仍有温暖的栖息之所。
- 淮山梦中白:最后将视角转向梦境,寄托了对故乡的思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雪花比作“组练”,形象生动。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增强了音乐感。
- 意象:通过“夜雪”和“梦中白”形成鲜明的视觉对比,表达内心的孤独与向往。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对寒冷夜雪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温暖、安宁生活的渴望,同时也流露出对故乡的思念,情感深邃而细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雪:象征孤独、寒冷,亦代表纯洁与安宁。
- 茅屋:象征人们的栖息之所,体现对温暖的向往。
- 淮山:作为故乡的象征,寄托着诗人对家乡的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组练”指代什么? A. 美丽的花 B. 白雪 C. 战斗的士兵
- 诗人通过“夜雪”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快乐 B. 孤独 C. 愤怒
- “有客卧衡茅”中的“客”指代什么? A. 诗人的朋友 B. 诗人自己 C. 战士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刘子翚《屏山夜雪》与白居易《夜雪》:两首诗都描绘了夜雪的景象,刘子翚更注重抒发孤独与思乡之情,而白居易则更多表现了雪的美丽与宁静。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刘子翚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