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清都(舟中思家用美成韵)》
时间: 2025-01-11 02:53:2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宴清都(舟中思家用美成韵)
作者:赵必{王象} 〔宋代〕
远远渔村鼓。斜阳外宝鸿三两飞度。
茅檐春小,白云隐几,青山当户。
骚翁底事飘蓬,浑忘却耕徒钓侣。
何时寻斗酒江鲈,悠悠千古坡赋。
风流种柳渊明,折腰五斗,身为名苦。
有秫田贰顷,菊松三迳,不如归去。
山灵休勒俗驾,容我卧草堂深处。
问故园怨鹤啼猿,今无恙否。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舟中思乡的情景。远处传来渔村的鼓声,夕阳斜照,几只鸿雁飞过。小茅屋在春天的微风中,白云隐约可见,青山就在眼前。诗人感到心中浮躁,似乎忘记了耕作和钓鱼的乐趣。何时能在江边寻找美酒和江鲈鱼,写下千古流传的诗篇?我羡慕陶渊明的风流,宁愿屈身于五斗米的贫困中,也不愿追逐名利。我有两顷稻田,三条菊松小径,但还是想回到故乡。山中的灵气不再束缚我的俗务,让我在草堂深处安睡。问问故乡,听那鹤啼猿啼,近来可好?
注释
- 渔村鼓:指渔村的鼓声,渔村多用鼓声来召集渔民。
- 宝鸿:指美丽的鸿雁,常作吉祥、自由的象征。
- 骚翁:指骚人,通常指代像屈原、陶渊明这样的文人。
- 斗酒江鲈:指在江边饮酒和享用江鲈鱼,表现了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 秫田:指种植秫米的田地。
- 山灵:山中的灵气,象征着自然的清幽与安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赵必,字象,南宋时期的诗人,擅长山水田园诗。他的作品多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是诗人在舟中游览,思念故乡的情感在脑海中浮现,表达了对自然与故乡生活的眷恋。
诗歌鉴赏
《宴清都》是一首抒情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故乡的思念。全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矛盾与挣扎。开头的“远远渔村鼓”以声入景,引领读者进入一个宁静的渔村场景,随之而来的“斜阳外宝鸿三两飞度”更是为整个画面增添了动感与静谧的结合。
诗中“骚翁底事飘蓬”一句,表达了诗人此时的惆怅与无奈,仿佛在说,自己虽然身处自然之中,但心却飘荡不定,忘却了生活的简单乐趣。而后“何时寻斗酒江鲈”则饱含了对过去美好生活的追忆与向往。诗人自然而然地想到了陶渊明,借以表达自己对名利的拒绝,向往那种悠然自得的田园生活。
最后,诗人以“问故园怨鹤啼猿”收尾,既是对故乡的询问,也是对自己内心情感的深刻反思。这首诗不仅让人感受到浓浓的乡愁,更能引发对生活的思考,展现了宋代文人对生活的哲学思考与艺术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远远的渔村上传来鼓声,映照出斜阳下几只鸿雁飞过的景象。
- 小茅屋在春天的微风中,白云时隐时现,青山就在窗前。
- 诗人感慨自己像飘荡的蓬草,忘却了耕作与钓鱼的伙伴。
- 不知何时能在江边寻觅斗酒和江鲈鱼,写下千古流传的诗篇。
- 像陶渊明那样的风流,宁愿屈身于五斗米的贫困之中,也不愿追逐名利。
- 我有两顷稻田,三条菊松小径,却不如回到故乡。
- 山中的灵气不再束缚我,让我在草堂深处安静地休息。
- 问问故乡的情况,听那鹤啼与猿啼,近来可好?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白云隐几,青山当户”,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如“骚翁底事飘蓬”将自己比作漂浮的蓬草,形象地表达了内心的漂泊感。
- 拟人:通过“山灵休勒俗驾”赋予自然以人性,使山灵与诗人的感情产生共鸣。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故乡的思念与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名利的淡泊。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表达了内心的孤独与惆怅,以及对简单、真实生活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渔村:象征着宁静的田园生活。
- 斜阳:代表着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感慨。
- 鸿雁:象征自由与漂泊。
- 茅檐:代表朴素的生活情趣。
- 草堂:象征隐逸生活的理想境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骚翁”是谁的意思?
- A. 屈原
- B. 陶渊明
- C. 李白
- D. 杜甫
-
诗中表现对名利的态度是什么?
- A. 渴望追逐
- B. 轻视
- C. 追求
- D. 忘却
-
诗中的“斗酒江鲈”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生活的向往?
- A. 田园生活
- B. 富贵生活
- C. 游历生活
- D. 忘忧生活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李白的《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 陶渊明《饮酒》:两者皆表现对田园的向往,但陶渊明更强调隐逸,而赵必则在思乡与隐逸之间徘徊。
- 王维《鹿柴》:同样描绘自然意境,王维的诗更注重山水的静谧与和谐,而赵必则在安静中流露出思乡的情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全宋诗》
- 《中国古典诗词选》
这些资源可以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宋代诗歌的发展与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