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思·空塘水碧春》
时间: 2025-04-27 11:09:1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空塘水碧春雨微,
东风散漫杨柳飞。
依依南浦梦犹在,
脉脉高唐云不归。
江头日暮多芳草,
极目伤心烟悄悄。
隔江红杏一枝明,
似玉佳人俯清沼。
休向春台更回望,
销魂自古因惆怅。
银河碧海共无情,
两处悠悠起风浪。
白话文翻译
空荡荡的水塘里,春雨细细,水面碧绿。东风轻拂,杨柳随风摇曳。南浦的依依情景依然在梦中留存,高唐的云彩却再也不见归来。江边日暮时分,芳草丛生,远望之处令人心伤,烟雾缭绕。隔着江水,一枝红杏显得格外鲜明,宛如那俯视清沼的美丽佳人。不要再向春台回望,销魂的情思自古以来皆因惆怅而生。银河与碧海共无情,两个地方都悠悠地掀起风浪。
注释
字词注释
- 空塘:指空荡荡的水塘,象征孤寂。
- 碧春:春天水面碧绿,春意盎然。
- 依依:形容依依不舍,留恋之情。
- 脉脉:形容细腻而绵长的情感。
- 高唐:指高唐云,与思念、离愁相联系。
- 销魂:形容灵魂被忧愁所消磨。
- 悠悠:形容情思绵长,或时间缓慢流逝。
典故解析
“高唐”指代的是一个古代的地名,常与离愁相关联,诗中通过云的意象表现思念之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泌,唐代诗人,字季子,号云溪。其诗风清新脱俗,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所思·空塘水碧春》创作于唐代,正值诗人对生活的感慨与思索,表达了对往事的怀念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水塘和杨柳,营造出一种细腻而柔和的春日氛围。诗中通过“空塘水碧”与“春雨微”引入春天的意象,展现出一种静谧的美感。同时,诗人在描绘春景的同时,潜藏着对往事的追忆和对美好事物的惋惜,尤其是“依依南浦梦犹在”,这句表达了对过去美好回忆的眷恋。“脉脉高唐云不归”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忧愁的情感,仿佛在诉说着一种无法回归的失落感。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巧妙地传达出一种愁苦的情绪,令读者感受到作者内心深处的孤寂与无奈。同时,结尾的“银河碧海共无情”也蕴含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表现出对命运的无力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空塘水碧春雨微:描绘春雨滋润下的水塘,色彩清新。
- 东风散漫杨柳飞:东风吹拂,杨柳随风摇曳,生机盎然。
- 依依南浦梦犹在:对美好往事的依恋和怀念依然存在于梦中。
- 脉脉高唐云不归:高唐的云彩象征思念,无法归来,暗示失落。
- 江头日暮多芳草:日暮时分,江边芳草丛生,营造出一种惆怅的氛围。
- 极目伤心烟悄悄:远望之处,心中隐隐作痛,烟雾缭绕,渲染了孤独感。
- 隔江红杏一枝明:隔着江水,一枝红杏显得特别鲜艳,象征美好的事物。
- 似玉佳人俯清沼:美丽的佳人俯身于清澈的水面,增添了诗的雅致。
- 休向春台更回望:提醒不要再回头去看春台,暗示一种放下的智慧。
- 销魂自古因惆怅:自古以来,销魂的情思多与惆怅相连。
- 银河碧海共无情:银河与碧海一样冷漠,人生的无情。
- 两处悠悠起风浪:两地之间思绪万千,心中波澜起伏。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红杏”比作“玉佳人”,形象生动。
- 拟人:将春风、烟雾等拟人化,增强情感表达。
- 对仗:句式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自然景物,表达了诗人对往事的怀念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悟,浸透着淡淡的忧伤和惆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空塘:象征孤独与空虚。
- 杨柳:代表春天的生机与柔美。
- 南浦:象征美好记忆的地方。
- 高唐云:象征思念与离愁。
- 红杏:象征美好与怀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描述的“空塘”象征着什么?
A. 生机
B. 孤独
C. 美好 -
“依依南浦梦犹在”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失落
B. 怀念
C. 快乐 -
诗中提到的“银河碧海”象征了什么?
A. 生命的希望
B. 人生的无常
C. 青春的流逝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对故人的思念。
- 李白的《将进酒》: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词对比
- 张泌的《所思·空塘水碧春》与王维的《鹿柴》:两首诗都描绘自然景物,但张泌更注重情感的表达,而王维则更突出山水的静谧之美。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辞典》
- 《唐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