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涧藤》

时间: 2025-01-11 15:41:53

寒松偃涧滨,弱蔓垂缨绿。

波萦翠带长,水溅低花馥。

终日采苹人,攀条映岩曲。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寒松偃涧滨,弱蔓垂缨绿。
波萦翠带长,水溅低花馥。
终日采苹人,攀条映岩曲。

白话文翻译

在寒冷的松树旁,垂下的藤蔓在溪边轻轻摇曳,嫩绿的缠绕在一起。
波浪轻轻卷起翠绿的水草,水珠溅落在低垂的花朵上,散发出淡淡的香气。
整日都有采摘苹菜的人,攀附着藤条映照在岩石的曲折处。

注释

  • 寒松:寒冷天气中的松树,象征坚韧和不屈。
  • :指倒伏或倾斜,形容松树的姿态。
  • 垂缨:指藤蔓如缨带般垂下,形状柔美。
  • 波萦:波浪环绕,形容水流的柔美和生动。
  • :香气,常用来形容花香。
  • :苹菜,一种水生植物,常用作食材。

典故解析

这首诗并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典故,但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传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思考。梅尧臣的诗作常常蕴含哲理,表现出对自然的观察与思索。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圣俞,号东山,宋代著名诗人,擅长山水田园诗,与王安石、苏轼并称。梅尧臣的诗歌风格自然清新,常表现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南宋时期,正值经济文化繁荣,诗人借景抒情,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感悟。

诗歌鉴赏

《垂涧藤》是一首以自然景观为题材的诗,生动地描绘了寒松、溪水、藤蔓等景象,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受。诗的开头以“寒松偃涧滨”展开,营造出一种冷清而宁静的氛围,给人以清新之感。接着,诗人以“弱蔓垂缨绿”描绘了藤蔓的柔美,表现了自然界中生命的顽强与顽皮。

“波萦翠带长,水溅低花馥”将水的柔情与花的芬芳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和谐美丽的图画,突显了自然的生机与活力。最后一句“终日采苹人”,则引入了人类活动,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整首诗情景交融,通过对自然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深刻理解,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寒松偃涧滨:描绘了冬日的松树,表现出一种孤寂的美。
  • 弱蔓垂缨绿:藤蔓柔软,给人一种生机盎然的感觉。
  • 波萦翠带长:水流与水草交织,形成了流动的美感。
  • 水溅低花馥:水珠洒落,花香四溢,增添了景致的生动。
  • 终日采苹人:引入人,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弱蔓垂缨”,将藤蔓比作缨带,形象生动。
  • 拟人:草木似乎有了生命,描绘出一种生动的自然景象。
  • 对仗:诗句之间的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思考,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寒松:代表坚韧与不屈。
  • 藤蔓:象征生命的柔美与顽强。
  • 波浪:流动与变化,象征时间的流逝。
  • 花香:自然的芬芳,象征生活的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 A. 苏轼
    • B. 梅尧臣
    • C. 王安石
  2. 诗中描绘的主要景象是什么?

    • A. 田野
    • B. 山川
    • C. 溪水与藤蔓
  3. 诗中“寒松”象征什么?

    • A. 温暖
    • B. 坚韧
    • C. 生命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竹里馆》王维
  • 《山居秋暝》王维

诗词对比

  • 《静夜思》与《垂涧藤》都通过自然景象表达个人情感,但前者更侧重思乡情感,后者则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歌概论》
  • 《梅尧臣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