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

时间: 2025-01-11 11:05:36

杖屦寻春苦未迟。

洛城樱笋正当时。

三千界外归初到,五百年前事总知。

吹玉笛,渡清伊。

相逢休问姓名谁。

小车处士深衣叟,曾是天津共赋诗。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杖屦寻春苦未迟。
洛城樱笋正当时。
三千界外归初到,
五百年前事总知。
吹玉笛,渡清伊。
相逢休问姓名谁。
小车处士深衣叟,
曾是天津共赋诗。

白话文翻译:

我拄着拐杖,穿着草鞋,寻春的旅途却显得漫长未至。
洛城的樱花和笋子恰好是最美的时节。
在三千个世界之外,我终于回到这里,
五百年前的事情似乎都已了然于心。
我吹着玉笛,渡过清澈的河水。
相逢时不必问对方的姓名。
那位穿着深衣的处士,
曾是我在天津共写诗的朋友。

注释:

  • 杖屦:杖是拄杖,屦是草鞋,指代诗人的出行状态。
  • 樱笋:樱花和竹笋,象征春天的美好与生机。
  • 三千界外:指遥远的地方,常用于形容不易到达的境地。
  • 吹玉笛:形象化地描绘出悠扬的乐声。
  • 小车处士:指穿着朴素的文人。
  • 天津:古代地名,表示诗人曾在此地与友人吟诗作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词人。他生于战乱年代,经历了国家的沦陷与动荡,作品多表现忧国忧民情怀,风格豪放而深情。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晚年,陆游在洛阳寻春,感怀往昔,思念故人,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与对过往的追忆。

诗歌鉴赏:

陆游的《鹧鸪天》通过寻春之旅,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以及对旧时光的追忆。开头两句“杖屦寻春苦未迟”、“洛城樱笋正当时”以春天的自然景色作引,表现出诗人对春天的向往和期待,然而又流露出一种无奈和苦涩,似乎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接着,诗人以“吹玉笛,渡清伊”描绘了清澈的河水和悠扬的笛声,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这与前面的苦涩形成鲜明对比,体现出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在后半部分,陆游提到“相逢休问姓名谁”,表现出对相识的淡然,似乎不再在乎名利和身份,而是更加重视心灵的共鸣。这种思想反映出他对人生的领悟和放下。而“小车处士深衣叟,曾是天津共赋诗”则让人感受到一种深厚的友情与怀念,描绘了曾经与友人共度美好时光的温馨画面。

整首诗以寻春为线索,串联起对自然的观察、对往昔的追忆以及对人生的思考,展现了陆游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情感世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杖屦寻春苦未迟:诗人用拄杖和草鞋来象征自己的年老与探春的艰难,体现出一种无奈。
  2. 洛城樱笋正当时:春天的美景正值盛时,与前句形成对比,暗示出生命的短暂与美好。
  3. 三千界外归初到:表示从遥远的地方回归,既有地理的距离,也有时间的跨越。
  4. 五百年前事总知:回忆过去的事情,显示出对历史的熟悉感和思考。
  5. 吹玉笛,渡清伊:音乐与水的结合,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6. 相逢休问姓名谁:表达了对相遇的淡然,不再在乎他人的身份。
  7. 小车处士深衣叟:描绘友人的形象,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
  8. 曾是天津共赋诗:回忆与友人在天津的诗歌交流,渗透着深厚的友情。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杖屦”与“洛城樱笋”,形成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用“春”象征着生命的希望与美好。
  • 意象:如“玉笛”、“清伊”,营造出优美的意境。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的渴望、对过往的追忆和对友谊的珍视,展现了诗人豁达的心态与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 :象征着生命的希望与新的开始。
  • 樱笋:代表春天的美丽和生机。
  • 玉笛:象征着艺术与音乐带来的宁静。
  • 清伊:代表着自然的美丽与清澈,暗含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鹧鸪天》的作者是谁? A. 杜甫
    B. 陆游
    C. 白居易
    D. 李白

  2. 诗中“杖屦”意指什么?
    A. 一种乐器
    B. 诗人的出行方式
    C. 春天的象征
    D. 友谊的代表

  3. “相逢休问姓名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重视身份
    B. 对友谊的淡然
    C. 对别人的好奇
    D. 对过去的追忆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同样表达了对春天的期盼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通过自然景色表达情感与离别。

诗词对比: 陆游的《鹧鸪天》与苏轼的《水调歌头》均表现了对人生的感悟与对友谊的珍视,前者更显苍凉与怀旧,后者则多了一份豪放与洒脱。两者的风格与情感基调不同,反映出各自的个性与时代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