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

时间: 2025-04-29 04:32:47

渌水江南梦画船,芭蕉影里欲陶然。

幽蛩声促断桥边。

云树遮途犹作客,晓窗敲雨但思眠。

春风旧事淡如烟。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渌水江南梦画船,
芭蕉影里欲陶然。
幽蛩声促断桥边。
云树遮途犹作客,
晓窗敲雨但思眠。
春风旧事淡如烟。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江南水乡的梦幻场景:在清澈的水面上,有船只轻轻荡漾,芭蕉的影子映在水中,令人陶醉。轻柔的虫鸣声在断桥旁催促着,似乎在呼唤着归家。云树遮挡了前方的道路,使我仍感到像个过客。清晨,窗外的雨声敲打着,让我只想沉沉入睡。往日的春风和旧事,如烟般淡去。


注释:

字词注释:

  1. 渌水:清澈的水。
  2. 江南:指长江以南的地区,以其水乡风光著称。
  3. 画船:指装饰华丽的小船,常见于江南水乡。
  4. 芭蕉:一种植物,叶大而宽,常见于南方水乡。
  5. 幽蛩:幽静的蟋蟀。
  6. 断桥:指桥的一部分断裂,象征着孤独与离别。
  7. 云树:云雾缭绕的树木,营造出朦胧的氛围。
  8. 敲雨:指雨水敲打窗户的声音。
  9. 思眠:想要入睡,表现出疲惫与慵懒。
  10. 淡如烟:形容往事如烟,淡薄而模糊。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江南”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所向往的地方,许多诗歌都以此为背景,象征着美丽与恬静。而“春风旧事淡如烟”则反映了对往昔的追忆与感慨,表达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伯昏子,现代诗人,常以江南水乡为题材,作品多表现自然风光与内心感受,风格清新细腻,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作者游历江南时,受自然景观的启发,表达了对人生、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渌水江南梦画船》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象,诗人在梦境与现实的交融中,展现了对生活的思考与对往昔的怀念。开篇以“渌水江南梦画船”引入,立即让人感受到一种梦幻的氛围,仿佛置身于江南的水乡之中。接着,芭蕉的影子与虫鸣声的描写,增添了诗的层次感与生动性。接下来的“云树遮途犹作客”则传达出一种孤独与流离的情感,仿佛在提醒人们在美好景色中也难免感到一丝失落。诗的最后一句“春风旧事淡如烟”更是以淡然的语气总结了整首诗的情感,既有对美好往昔的怀念,也带有对现实的无奈与接受,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渌水江南梦画船:描绘了江南水面清澈,船只如梦般轻盈的景象。
  2. 芭蕉影里欲陶然:芭蕉的影子在水面上摇曳,令人心醉神迷。
  3. 幽蛩声促断桥边:虫鸣声轻声催促,暗示孤独与思乡。
  4. 云树遮途犹作客:云雾缭绕的树木遮挡了去路,营造出一种仿佛仍是过客的感觉。
  5. 晓窗敲雨但思眠:清晨的雨声敲打着窗户,使人只想沉沉入睡。
  6. 春风旧事淡如烟:对往昔的思念如烟般淡薄,令人感叹。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春风旧事淡如烟”,用烟来形容往事的淡薄,富有诗意。
  • 拟人:如“晓窗敲雨”,将雨声拟人化,增强了氛围感。
  • 对仗:如“云树遮途犹作客”与“晓窗敲雨但思眠”,形成对称的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江南水乡的梦幻景象,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对流逝时光的感慨,以及对往昔美好回忆的怀念,展现了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渌水:象征纯净与宁静。
  2. 画船:代表着美好与梦幻。
  3. 芭蕉:体现江南特有的自然风光。
  4. 幽蛩:象征孤独与思乡之情。
  5. 云树:营造出一种朦胧的氛围。
  6. 春风:象征温暖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水是指什么? A. 渌水
    B. 江水
    C. 湖水
    答案:A

  2. “晓窗敲雨”中的“敲雨”指的是什么现象? A. 下雪
    B. 下雨
    C. 风吹
    答案:B

  3.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对过去的怀念
    B. 对未来的展望
    C. 对生活的无奈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庐山谣》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在李白的《庐山谣》中,同样描绘了自然之美,但更侧重于豪放与奔放的情感。与伯昏子的细腻、柔和形成鲜明对比。两者都反映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但情感基调各有不同。


参考资料:

  1.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2. 《李白与他的时代》
  3. 《唐诗三百首》
  4. 《古诗词基础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