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木天次曾昭阳韵》

时间: 2025-04-27 14:48:49

弱水蓬莱路,人间隔几千。

未知太仓令,何似道山仙。

草木涵春露,池亭媚晓烟。

静参齐物意,小大岂其然。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弱水蓬莱路,人间隔几千。
未知太仓令,何似道山仙。
草木涵春露,池亭媚晓烟。
静参齐物意,小大岂其然。

白话文翻译:

在蓬莱的路上,弱水流淌,人间与它隔得几千里。
我不知道太仓的县令,他的生活何尝能比得上道山的仙人。
草木在春雨的滋润下生机勃勃,池边的亭子在晨雾中显得格外妩媚。
静心参悟宇宙的真理,大小事物又有什么分别呢?

注释:

  • 弱水:传说中的水,象征神秘而遥远的地方。
  • 蓬莱: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仙境,象征理想的生活。
  • 太仓令:指地方官员,象征世俗的权力与地位。
  • 道山仙:道家所指的仙人,象征超凡脱俗的境界。
  • 涵春露:草木吸收春天的露水,表示生机和希望。
  • 池亭:池塘边的亭子,寓意宁静和美好。
  • 齐物意:指对万物本质的理解,强调一种超然的态度。

典故解析:

  • 蓬莱:源于《山海经》,传说是东海中的仙山,常用来象征理想的境界。
  • 道山:道教的圣地,象征着追求长生和超脱的理想。
  • 弱水:出自《庄子》,在庄子看来,弱水是长生的象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周密(1232-1298),字宗道,号梅谷,南宋末至元初著名诗人、词人和学者。他的诗词风格清新脱俗,常表达超然的情怀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周密晚年,正值南宋灭亡和元朝建立之际,他的心境可能受到社会变革的影响,反映了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无奈。

诗歌鉴赏:

周密的《小木天次曾昭阳韵》通过描绘蓬莱、弱水等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现实的思考。诗首句“弱水蓬莱路,人间隔几千”,表达了诗人想要追寻理想境界的无奈与渴望。接下来的“未知太仓令,何似道山仙”则通过对比,进一步强调了世俗官职的平庸与仙人境界的超然,展现了对名利的轻视。后面两句“草木涵春露,池亭媚晓烟”生动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象,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命的感悟。最后一句“静参齐物意,小大岂其然”,则表达了诗人对宇宙和生命本质的深刻思考,体现了哲学的深邃与宁静。整首诗言简意赅,意境深远,不仅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反映了他内心的宁静与超然。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弱水蓬莱路:描绘通往理想境界的艰难与遥远。
  2. 人间隔几千:强调人间与理想境界之间的距离。
  3. 未知太仓令:对世俗权力的淡漠与无知。
  4. 何似道山仙:对比现实与理想,表达对仙人生活的向往。
  5. 草木涵春露:自然的生机与希望,象征生命的美好。
  6. 池亭媚晓烟:描绘清晨的宁静与美丽,体现诗人的细腻观察。
  7. 静参齐物意:通过内心的静谧思考宇宙的真理。
  8. 小大岂其然:强调对大小事物的超然态度。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弱水”与“蓬莱”比喻理想境界。
  • 对仗:如“草木涵春露,池亭媚晓烟”形成对称的美感。
  • 拟人:草木与亭子被赋予生命,增强情感表现。

主题思想:

整首诗传达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现实的反思,体现了诗人超然的心境和对自然的热爱,表达了对生命哲理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弱水:象征遥远的理想与追求。
  2. 蓬莱:理想中的仙境,暗指逃避现实的向往。
  3. 草木:自然的生机,象征生命的希望。
  4. 池亭:宁静与美好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弱水”象征什么? A. 现实生活
    B. 理想境界
    C. 世俗权力
    D. 自然景象

  2. “何似道山仙”一句的意思是: A. 世俗官职的重要性
    B. 对仙人生活的羡慕
    C. 自然的美丽
    D. 对现实的无奈

答: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周密王维的作品都带有对自然的热爱与哲理思考,但王维的作品更多表现出禅意与内心的宁静,而周密则更加强调对理想与现实的反思。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古典诗词赏析》
  • 《周密传》
  • 《中国古代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