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白玉丛边碧玉流,见花无复为花羞。春风细雨溪山路,洗尽去年今日愁。
白话文翻译:
在白玉般的花丛边,碧绿的玉石般的溪水流淌,看到梅花再也不觉得羞愧。春风细雨中,溪水山路蜿蜒,洗去去年的忧愁和今天的烦恼。
注释:
字词注释:
- 白玉丛:指白色梅花的丛生,形容梅花洁白如玉。
- 碧玉流:比喻清澈的溪水,绿色的玉石般的水流。
- 见花无复为花羞:形容看到梅花时,已不再感到羞愧。
- 春风细雨:春天温暖的风和细腻的雨,象征着生机与希望。
- 溪山路:指溪流和山路,描绘自然的景象。
- 洗尽:洗去,清除的意思。
- 去年今日愁:指的是过去一年的忧愁。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梅花”在中国文化中常被视为坚贞不屈的象征,代表着高洁的品格。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释仲皎,宋代僧人,擅长诗词,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表达情感,常借自然景象抒发人生哲理。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春天,梅花盛开的时节,反映出诗人对梅花的热爱以及通过自然景象表达的内心感悟,或许与其个人经历有关,旨在借梅花的清雅与坚定洗去心头的愁苦。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梅花和春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释然与希望。诗的开头以“白玉丛边碧玉流”引入,生动地描绘出梅花丛生与溪水流淌的美丽画面,色彩的对比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接下来的“见花无复为花羞”则展现了作者对梅花的欣赏与赞美,在这份欣赏中,诗人已不再感到自卑或羞愧,似乎是在与梅花进行心灵的对话,传达出一种自信和洒脱。
“春风细雨溪山路”的描写,不仅渲染了春天的气息,也暗示了生命的复苏与希望的降临。春风和细雨是万物复苏的象征,仿佛在为诗人洗净内心的愁苦,带来新的生机与希望。最后一句“洗尽去年今日愁”则是整首诗的情感高潮,表达了对过去困扰的洒脱与放下,传递了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整首诗意境清新,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哲思,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白玉丛边碧玉流:描绘了梅花丛生的美丽景象,旁边是清澈的溪水,形成了和谐的自然画面。
- 见花无复为花羞: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欣赏,已经不再感到自卑,心态变得豁达。
- 春风细雨溪山路:描绘春天的气候,细雨和春风让人感到温暖与生机,溪流与山路相伴,象征着生命的旅程。
- 洗尽去年今日愁:强调春天的到来让诗人能够放下过去的烦恼,迎接新的生活。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花丛比作“白玉”,溪水比作“碧玉”,增强了视觉效果。
- 对仗:上联与下联在字数和结构上均衡,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象征:梅花象征着坚韧和高洁,春风细雨象征着新生与希望。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梅花与春天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过去忧愁的释怀,体现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梅花:象征坚韧、纯洁与高洁的品格。
- 溪水:象征生命的流动与时间的无尽。
- 春风细雨:象征温暖与新生,带来希望的气息。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白玉丛”指的是什么?
- A. 白色的梅花
- B. 白色的玉石
- C. 白色的云朵
-
诗人通过什么来洗去内心的愁苦?
- A. 细雨和春风
- B. 大海
- C. 太阳
-
诗中表达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 A. 忧伤
- B. 释然与希望
- C. 愤怒
答案:
- A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梅花》 - 王安石
- 《夜泊牛头》 - 李白
诗词对比: 王安石的《梅花》同样以梅花为主题,但更加强调梅花在寒冬中绽放的勇气,表达了对高洁品格的崇尚。释仲皎的《次韵王性之梅花》则更注重于春天的生机与内心的释放,两者在情感基调和主题上各有侧重,展现了不同的美学。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代诗词选》
- 《梅花的象征与文化》
- 《古诗词鉴赏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