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休休休休休,干戈尽白头。
诸公云北去,万事水东流。
春雨不知止,晚山相对愁。
呼童携斗酒,我欲一登楼。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停止吧,停止吧,停止吧,停止吧,战争已经使我们白了头。许多朋友说要北去,所有的事情都像水一样向东流去。春天的雨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停,傍晚的山景让我感到忧愁。我呼唤小童子来提酒,我想要登高远望。
注释:
- 休:停止,停下来。
- 干戈:指战争、武器。
- 诸公:众位朋友或同僚。
- 云北去:说要北去,暗指逃避或离去。
- 水东流:比喻事物的流逝,无法挽回。
- 春雨不知止:春雨连绵不断,象征忧愁。
- 晚山相对愁:傍晚的山景让人感到忧伤。
- 斗酒:指一斗的酒,量词,表示酒的数量。
- 登楼:登高眺望,表达作者的心情与思考。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直接引用历史典故,但“干戈尽白头”可以联想到古代的战争与和平交替的历史,反映了历史上许多文人对战争的厌倦与追求和平的愿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汪元量,字孟阳,号石田,宋代诗人,知名于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常以自然景物表达个人情感和时代感受。其作品多描绘山水田园,反映出他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对社会动荡的忧虑。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战乱频繁的时期,诗人借用个人情感抒发对生活的感慨与对和平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反复的“休”字开头,表达了诗人对战争与动荡生活的厌倦与无奈。诗中“干戈尽白头”不仅是对自己经历的感叹,也包含了对同代人生活境遇的同情。接着,诗人提到“诸公云北去”,暗示着战乱带来的分离与逃避,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及对未来的迷茫。“万事水东流”则是对时间流逝的无奈感受,所有的努力与追求似乎都在这股东流中消散。接下来的“春雨不知止”,引入了自然景象,恰如诗人内心的愁苦与忧伤。最后,诗人呼唤童子携酒,想要登高远望,显示了他渴望超脱现实、追寻精神寄托的愿望。这首诗不仅反映了个人情感,也映射出社会动荡对人心的影响,具有深刻的历史与人文意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休休休休休:反复强调,表现对战争的绝望与厌倦。
- 干戈尽白头:战争给人带来的疲惫与苍老。
- 诸公云北去:朋友们选择离去,象征避难与逃避现实。
- 万事水东流:时间流逝无情,所有努力都显得微不足道。
- 春雨不知止:春雨的绵延象征着无尽的忧愁。
- 晚山相对愁:傍晚的山景与内心的忧伤形成对照。
- 呼童携斗酒:呼唤童子来携酒,表现对美好时光的向往。
- 我欲一登楼:想要登高,寻求心灵的解脱。
修辞手法:
- 反复:开头的“休”字反复,突显情感的强烈与迫切。
- 比喻:用“水东流”来比喻时间的流逝。
- 对仗:诗中“春雨”与“晚山”形成对照,增添了诗的层次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战争的厌倦、对友人的思念及对生活的反思,渗透着对和平与安宁的渴望,展现了诗人对人世无常的深刻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干戈:象征战争与动乱。
- 春雨:象征无尽的忧愁与哀伤。
- 晚山:象征时光的流逝与心境的沉重。
- 斗酒:象征诗人的渴望与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反复出现的词是什么? A. 春雨
B. 休
C. 酒
答案: B -
“万事水东流”中水的比喻主要指什么? A. 友谊
B. 时间
C. 战争
答案: B -
诗人在最后想要做什么? A. 逃避
B. 登楼远望
C. 继续战争
答案: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津》:同样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与思考。
- 《春夜喜雨》:描绘春雨与心境的联结。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与对生活的无奈。
- 李白的《庐山谣》,两者都描绘了山水之美与内心的情感。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古代诗词解析与鉴赏》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