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 以上二首见丹经极论,未注作者》
时间: 2024-10-02 20:59:3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西江月
一理无今无古,此心何喜何嗔。
无相乃为真相。色身即是法身。
不消一句半句,活得千人万人。
咦,这里便是到头,何须只管翻身。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时间的无常,古今并无分别,内心的喜怒哀乐又有什么意义呢?没有形相才能见到真相,肉体实际上就是法身(即真实的存在)。不需要消减任何话语,活出千千万万人的样子。啊,这里就是终点,何必只顾着翻身呢?
注释
- 一理:一种道理。
- 无今无古:没有今时和古时的分别。
- 此心:指的是自己的内心。
- 无相:没有形象、形式。
- 法身:佛教术语,指真实的存在或真理。
- 消一句半句:指减少任何话语。
- 活得千人万人:能够活出众多人的样子。
- 翻身:指改变现状,追求解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此诗未注明作者,流传于《丹经极论》中,属于宋代的作品。宋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诗词、书法、绘画等艺术形式均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道教和佛教思想密切相关,反映出一种超越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哲学思考。在那个时期,许多文人都受到道家和佛教思想的影响,强调内心的修炼和对真理的追寻。
诗歌鉴赏
《西江月》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展现了一个关于生命和存在的哲学思考。诗的开头“此心何喜何嗔”直接点出内心的状态,作者通过对内心喜怒的反思,引导读者意识到这些情感的无常。接下来的“无相乃为真相”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强调要想见到真实的存在,就必须超越表象。
诗中“色身即是法身”的一句则将佛教的理念融入其中,揭示了肉体与精神的统一,强调了世俗与真理之间的关系。作者在这里似乎在提醒我们,虽然我们身处于肉体之中,但真正的存在是超越形式的。
最后,诗的结尾“咦,这里便是到头,何须只管翻身”则是一种对生活的豁达态度,似乎在说生活的终极意义并不在于不断追求外在的改变,而在于内心的觉醒与宁静。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表达了深邃的哲理,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一理无今无古:强调时间的相对性,古今无碍。
- 此心何喜何嗔:内心的情绪如喜怒无常。
- 无相乃为真相:要看到真相,需超越形式。
- 色身即是法身:肉体与精神的统一,真实存在。
- 不消一句半句:不需要删减任何话语。
- 活得千人万人:生活方式的多样性。
- 咦,这里便是到头:领悟到人生的终极意义。
- 何须只管翻身:不必执着于改变外在。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古今的对比,强调时间的相对性。
- 反问:通过反问表达内心的无奈与思考。
- 比喻:将肉体比作法身,体现内外的统一。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探讨生命的意义,强调内心的宁静与觉醒。它告诫人们在纷繁复杂的生活中,不必过于执着于外在的变化,而应关注内心的修炼与真实的存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无相:象征着超越表象的真理。
- 法身:象征着真实存在的深刻内涵。
- 此心:象征着个体内心的复杂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无今无古”是为了强调什么?
- A. 时间的绝对性
- B. 时间的相对性
- C. 时间的虚无
- D. 时间的循环
-
“色身即是法身”指的是什么?
- A. 肉体与精神的分离
- B. 肉体与精神的统一
- C. 物质与非物质的对立
- D. 肉体的无用
-
诗的最后一句“何须只管翻身”意味着什么?
- A. 改变外在是重要的
- B. 内心的觉醒更为重要
- C. 翻身是生活的目标
- D. 改变别人的看法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登高》杜甫
- 《春望》杜甫
诗词对比
- 《静夜思》:同样关注内心的情感,但更侧重于对故乡的思念。
- 《登高》:探讨人生的苦难与追求,情感更加沉重。
比较来看,虽然主题有所不同,但都在探讨个人内心的情感与思考。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宋代文学与哲学》
- 《道教与佛教的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