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洞口春红飞䔩䔩,仙子含愁眉黛绿。阮郎何事不归来,懒烧金,慵篆玉,流水桃花空断续。
白话文翻译:
在洞口,春天的红花随风飘散,仙子眉头轻皱,似乎含着愁绪。阮郎你为什么不回来呢?懒得去烧金,懒得去篆刻玉器,只有那流水和桃花在空中断断续续地飘荡。
注释:
字词注释:
- 洞口:指山洞的入口,这里可能暗指一种隐秘的环境。
- 飞䔩䔩:形容花瓣随风飘散的样子,形态轻盈。
- 仙子:常用来形容美丽的女子,这里指的是诗中的女子。
- 阮郎:阮郎即阮籍,古代文人,这里用作情人称呼。
- 懒烧金,慵篆玉:表示对奢华生活的厌倦或者懒惰。
- 流水桃花:象征着流逝的时光和美好的事物。
典故解析: 阮郎的提及,可能与古代文人风流倜傥、游荡不归的形象相关,表现出一种对爱情和归属的渴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和凝(约850-约910),唐代诗人,以词作见长,尤其擅长描写女子的情感,作品常蕴含深情与忧愁。
创作背景: 《天仙子 其二》创作于动荡的唐代,反映了个人情感与社会环境的交织,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和对现实的无奈。
诗歌鉴赏:
《天仙子 其二》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意象吸引了众多读者。诗中描绘的春红花瓣随风飘散的场景,生动勾勒出了一种春日的轻盈与美好。然而,伴随着这种美好的是仙子愁眉的身影,暗示了内心的忧虑和对阮郎的思念。诗人用“懒烧金,慵篆玉”表达了一种对世俗繁华的厌倦,反映出诗人内心对于爱情的向往与无奈。最后的流水桃花,更是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爱情的无常,这种情感的交织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淡淡的哀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洞口春红飞䔩䔩:春天的花朵在洞口随风飞舞,暗示春天的生机与美丽。
- 仙子含愁眉黛绿:仙子眉头皱起,显示出她的愁苦与忧伤。
- 阮郎何事不归来:表达了对爱人的思念与期待,问阮郎为何不归。
- 懒烧金,慵篆玉:反映出对奢华生活的无所谓,心中只有对爱情的渴望。
- 流水桃花空断续:流水和桃花象征着时光和爱情的流逝,表现出一种无奈与惆怅。
修辞手法:
- 比喻:用“仙子”比喻心中理想的女子。
- 拟人:流水和桃花似乎在叹息,赋予自然以情感。
- 对仗:如“懒烧金,慵篆玉”,形成了整齐的对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传达出一种对爱情的渴望与失落,表现出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无奈,情感深沉而细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红:象征生命的活力与美好。
- 仙子:代表理想中的女性形象,寄托了诗人的情感。
- 流水桃花:象征流逝的爱情与时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阮郎”指的是谁?
- A. 诗人
- B. 仙子
- C. 文人
-
诗中“懒烧金”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对财富的渴望
- B. 对奢华生活的厌倦
- C. 对金钱的无所谓
-
整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春天的美好
- B. 爱情的渴望与失落
- C. 自然的变化
答案:
- C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红楼梦》中的词作,描写爱情与愁苦的细腻情感。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爱情的思念。
诗词对比: 和凝的《天仙子 其二》与李白的《月下独酌》在情感表达上有相似之处,都是通过自然景象反映出内心的孤独与思念,前者更侧重于对爱情的渴望,后者则流露出一种对人生的感慨和孤独。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