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海外蔷薇水,中州未得方。
旋偷金掌露,浅染玉罗裳。
已换桃花骨,何须贾氏香。
更烦麴生辈,同访墨池杨。
白话文翻译:
海外的蔷薇水,尚未在中原地区丰盈滋长。
不经意间偷取了金色的花瓣露水,轻轻点染了玉色的罗衣。
已经换了桃花的根骨,又何必依赖贾氏的香气呢?
更希望像麴生那样的诗人,能够一同去拜访墨池的杨氏。
注释:
- 海外蔷薇水:指的是海外种植的蔷薇,象征着美丽和珍贵。
- 中州:中原地区,指中国的中心地带。
- 金掌露:指金色的花瓣上露水,非常珍贵且美丽的景象。
- 玉罗裳:指华美的衣裳,形容其色泽如玉。
- 桃花骨:桃花的根或本质,象征着青春和美丽。
- 贾氏香:贾氏是指《红楼梦》中的贾家,贾宝玉身边的香气,象征着世俗的美好。
- 麴生辈:指是古代的一个诗人群体,代表着文人的追求。
- 墨池杨:指的是与杨家有关的墨池,象征文人雅趣的聚集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他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尤其擅长描写山水和田园生活。杨万里在诗歌中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情世态的关注。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送别友人黄蔷薇时所作,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深厚的情谊和对生活的热爱。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现出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蔷薇的意象,表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珍视。开篇的“海外蔷薇水”引起了读者对远方美景的想象,而“中州未得方”则暗示了对美好事物的渴望。诗人在此处运用了对比手法,表现出海内外的差异,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旋偷金掌露”描绘了美丽的瞬间,仿佛是在抓住那一瞬间的美。诗人以“浅染玉罗裳”来形容衣裳的轻盈与优雅,传达了一种轻松愉悦的气氛。接着,诗人提出“已换桃花骨”,象征着他对美丽的追求已不仅限于表面,而是深入到精神层面。
最后两句更是表达了诗人对同道中人的期待,希望能与志同道合的人一起探讨诗歌的真谛,体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文人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海外蔷薇水:远方的美丽花朵,象征着珍贵的东西。
- 中州未得方:中原地区尚未获得这些美丽。
- 旋偷金掌露:不经意间得到的美好瞬间。
- 浅染玉罗裳:轻轻染上华美的衣衫。
- 已换桃花骨:已然换了根基,象征着更高的追求。
- 何须贾氏香:不需要世俗的香气来装饰自己。
- 更烦麴生辈:希望能与志同道合的诗人交往。
- 同访墨池杨:共同去追求文人的理想生活。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蔷薇与美好事物相提并论。
- 对仗:上下句的结构和意境相互呼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用桃花、蔷薇等意象象征青春、美好与追求。
主题思想: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文人生活的向往。通过自然意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情感深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蔷薇:象征美丽和爱情。
- 桃花:象征青春与美好。
- 金掌露:珍贵的瞬间,象征着美丽与灵感。
- 玉罗裳:象征优雅与品位。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中州”指的是哪里?
- A) 海外
- B) 中原地区
- C) 西域
-
诗人希望与谁共同去拜访?
- A) 黄蔷薇
- B) 麴生辈
- C) 贾氏
-
“已换桃花骨”中的“桃花”象征什么?
- A) 美丽
- B) 青春
- C) 友情
答案:
- B) 中原地区
- B) 麴生辈
- B) 青春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庐山谣》中表现了对自然的向往,与杨万里的蔷薇水意象相似,但李白更侧重于表达对人生哲学的思考。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自然美景,体现出宁静与和谐的生活态度,与杨万里追求美好事物的情感相呼应。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选读》
- 《杨万里诗文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