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桐十咏·桐阴》
时间: 2025-04-27 19:40:5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西山桐十咏·桐阴 陈翥 〔宋代〕
枝软自相交,叶荣更分茂。 所得成清阴,仍宜当白昼。 荫疑翠帟展,翳若繁云覆。 日午密影叠,风摇碎花漏。 冷不蔽空井,高堪在庭甃。 吾木闲野人,受乐忘茕疚。 亭亭类张盖,翼翼如层构。 月夕独裴回,犹思一重复。
白话文翻译
树枝柔软自然交错,树叶繁茂更加分枝。 形成的阴影清新宜人,正适合在白昼时分。 树荫如同翠绿的帐幕展开,遮蔽如同繁云覆盖。 正午时分密集的影子重叠,风吹动树叶像碎花洒落。 树荫不遮蔽空旷的井口,高耸的树干恰好在庭院中。 我这闲散的野人,享受着树荫的乐趣,忘却了孤独的忧愁。 树姿挺拔如同张开的伞盖,层层叠叠如同建筑。 月夜独自徘徊,仍思念着再次重复。
注释
- 枝软自相交:树枝柔软,自然交错。
- 叶荣更分茂:树叶繁茂,更加分枝。
- 所得成清阴:形成的阴影清新宜人。
- 仍宜当白昼:正适合在白昼时分。
- 荫疑翠帟展:树荫如同翠绿的帐幕展开。
- 翳若繁云覆:遮蔽如同繁云覆盖。
- 日午密影叠:正午时分密集的影子重叠。
- 风摇碎花漏:风吹动树叶像碎花洒落。
- 冷不蔽空井:树荫不遮蔽空旷的井口。
- 高堪在庭甃:高耸的树干恰好在庭院中。
- 吾木闲野人:我这闲散的野人。
- 受乐忘茕疚:享受着树荫的乐趣,忘却了孤独的忧愁。
- 亭亭类张盖:树姿挺拔如同张开的伞盖。
- 翼翼如层构:层层叠叠如同建筑。
- 月夕独裴回:月夜独自徘徊。
- 犹思一重复:仍思念着再次重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翥(生卒年不详),字子昂,宋代诗人。他的诗作多描绘自然景物,风格清新,善于运用意象表达情感。《西山桐十咏》是他的代表作之一,通过对桐树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陈翥《西山桐十咏》中的一首,通过对桐树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物的喜爱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诗中桐树的形象高大挺拔,树荫清凉,给人以宁静和舒适的感觉,反映了作者内心的平和与满足。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桐树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景物的美妙和作者内心的宁静。诗中“枝软自相交,叶荣更分茂”描绘了桐树枝叶的繁茂,形成了一片清新的阴影。“荫疑翠帟展,翳若繁云覆”运用比喻手法,将树荫比作翠绿的帐幕和繁云,形象生动。“日午密影叠,风摇碎花漏”则通过细腻的观察,描绘了正午时分树影的重叠和风吹动树叶的景象,给人以美的享受。
诗中“吾木闲野人,受乐忘茕疚”表达了作者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孤独忧愁的忘却。最后两句“月夕独裴回,犹思一重复”则透露出作者在月夜独自徘徊时的思绪,仍思念着再次重复这样的宁静时光。整首诗情感平和,语言优美,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宁静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枝软自相交:描绘桐树枝条柔软,自然交错的状态。
- 叶荣更分茂:树叶繁茂,更加分枝,形成茂密的树冠。
- 所得成清阴:形成的阴影清新宜人,给人以舒适感。
- 仍宜当白昼:正适合在白昼时分,提供阴凉。
- 荫疑翠帟展:树荫如同翠绿的帐幕展开,形象生动。
- 翳若繁云覆:遮蔽如同繁云覆盖,给人以遮蔽感。
- 日午密影叠:正午时分密集的影子重叠,形成美丽的景象。
- 风摇碎花漏:风吹动树叶像碎花洒落,细腻生动。
- 冷不蔽空井:树荫不遮蔽空旷的井口,保持空旷感。
- 高堪在庭甃:高耸的树干恰好在庭院中,形成高大的形象。
- 吾木闲野人:我这闲散的野人,享受着树荫的乐趣。
- 受乐忘茕疚:享受着树荫的乐趣,忘却了孤独的忧愁。
- 亭亭类张盖:树姿挺拔如同张开的伞盖,形象高大。
- 翼翼如层构:层层叠叠如同建筑,形成层次感。
- 月夕独裴回:月夜独自徘徊,表达思绪。
- 犹思一重复:仍思念着再次重复这样的宁静时光。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荫疑翠帟展”和“翳若繁云覆”,将树荫比作翠绿的帐幕和繁云,形象生动。
- 拟人:如“吾木闲野人”,将作者比作闲散的野人,表达闲适之情。
- 对仗:如“枝软自相交,叶荣更分茂”,形成工整的对仗。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桐树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物的喜爱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诗中桐树的形象高大挺拔,树荫清凉,给人以宁静和舒适的感觉,反映了作者内心的平和与满足。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枝软自相交:描绘桐树枝条柔软,自然交错的状态。
- 叶荣更分茂:树叶繁茂,更加分枝,形成茂密的树冠。
- 清阴:形成的阴影清新宜人,给人以舒适感。
- 翠帟:树荫如同翠绿的帐幕展开,形象生动。
- 繁云:遮蔽如同繁云覆盖,给人以遮蔽感。
- 密影叠:正午时分密集的影子重叠,形成美丽的景象。
- 碎花漏:风吹动树叶像碎花洒落,细腻生动。
- 空井:树荫不遮蔽空旷的井口,保持空旷感。
- 庭甃:高耸的树干恰好在庭院中,形成高大的形象。
- 闲野人:我这闲散的野人,享受着树荫的乐趣。
- 茕疚:孤独的忧愁,通过树荫的乐趣得以忘却。
- 张盖:树姿挺拔如同张开的伞盖,形象高大。
- 层构:层层叠叠如同建筑,形成层次感。
- 月夕:月夜,表达思绪。
- 裴回:徘徊,表达思绪。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荫疑翠帟展”中的“翠帟”比喻的是什么? A. 树荫 B. 树叶 C. 树干 D. 树根
-
诗中“吾木闲野人”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A. 孤独 B. 忧愁 C. 闲适 D. 忙碌
-
诗中“风摇碎花漏”描绘的是什么景象? A. 风吹动树叶 B. 风吹动树枝 C. 风吹动树干 D. 风吹动树根
答案:
- A
- C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通过对山居秋日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通过对江畔寻花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物的喜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诗词对比:
- 王维《山居秋暝》与陈翥《西山桐十咏·桐阴》:两首诗都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但王维的诗更加注重意境的营造,而陈翥的诗更加注重细节的描绘。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陈翥的《西山桐十咏》,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鉴赏。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提供了丰富的古代诗歌鉴赏资料,有助于深入理解古代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