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赠春游侣 李昌符 〔唐代〕 密林多暗香,轻吹送馀芳。 啼鸟愁春尽,游人喜日长。 浮云横暮色,新雨洗韶光。 欲散垂恨,应须入醉乡。
白话文翻译: 在茂密的林中,暗香浮动,微风轻轻吹送着残留的花香。 鸟儿啼叫,似乎在哀愁春天的结束,而游人们则欣喜于白昼的延长。 浮云横亘在暮色中,新雨洗净了春日的光辉。 想要散去心中的遗憾,或许应该沉醉在酒乡之中。
注释:
- 密林:茂密的树林。
- 暗香:隐约的香气。
- 馀芳:残留的香气。
- 啼鸟:啼叫的鸟儿。
- 愁春尽:哀愁春天的结束。
- 游人:出游的人。
- 喜日长:欣喜于白昼的延长。
- 浮云:飘动的云。
- 暮色:傍晚的天色。
- 新雨:刚下的雨。
- 韶光:美好的时光。
- 垂恨:心中的遗憾。
- 醉乡:沉醉的状态。
诗词背景: 李昌符是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他的诗作多以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为题材,风格清新自然。这首《赠春游侣》描绘了春末时节的自然景色和人们的情感反应,通过对春光的留恋和对日长的喜悦,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生活情感的抒发。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春末的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对密林、啼鸟、浮云、新雨等意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既忧郁又欣喜的复杂情感氛围。诗中“密林多暗香”和“轻吹送馀芳”描绘了春末花香的残留,暗示了春天的即将结束。而“啼鸟愁春尽”和“游人喜日长”则通过对比,展现了自然界和人类对同一季节变化的不同反应。最后两句“欲散垂恨,应须入醉乡”则表达了诗人想要通过沉醉来忘却春去秋来的遗憾,体现了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 首句“密林多暗香”,通过“密林”和“暗香”两个意象,描绘了春末林中的幽静和花香。
- 次句“轻吹送馀芳”,以“轻吹”形容风的柔和,“馀芳”则指残留的花香,整体营造了一种淡淡的哀愁。
- 第三句“啼鸟愁春尽”,用“啼鸟”的哀鸣象征春天的结束,表达了自然界对季节变化的敏感。
- 第四句“游人喜日长”,通过“游人”的喜悦,反映了人类对白昼延长的期待和喜悦。
- 第五句“浮云横暮色”,以“浮云”和“暮色”描绘了傍晚的天空,增添了一丝忧郁的色彩。
- 第六句“新雨洗韶光”,用“新雨”洗净“韶光”,象征着春天的清新和美好。
- 最后两句“欲散垂恨,应须入醉乡”,表达了诗人想要通过沉醉来忘却春去秋来的遗憾,体现了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密林多暗香”中的“暗香”比喻残留的花香。
- 拟人:如“啼鸟愁春尽”中的“愁”赋予了鸟儿人的情感。
- 对仗:如“啼鸟愁春尽,游人喜日长”中的对仗,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春末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诗中既有对春天的留恋,也有对日长的喜悦,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变化的敏感和对生活的热爱。
意象分析:
- 密林:象征着幽静和深邃。
- 暗香:代表着残留的美好。
- 啼鸟:象征着自然界对季节变化的敏感。
- 游人:反映了人类对生活变化的期待和喜悦。
- 浮云:增添了忧郁的色彩。
- 新雨:象征着清新和美好。
- 醉乡:代表着逃避现实的方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密林多暗香”中的“暗香”指的是什么? A. 明显的香气 B. 隐约的香气 C. 强烈的花香 D. 残留的香气
- 诗中“啼鸟愁春尽”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忧愁 C. 平静 D. 愤怒
- 诗中“游人喜日长”中的“日长”指的是什么? A. 白天的时间变短 B. 白天的时间变长 C. 夜晚的时间变长 D. 夜晚的时间变短
- 诗中“欲散垂恨,应须入醉乡”表达了诗人想要做什么? A. 忘记遗憾 B. 面对遗憾 C. 增加遗憾 D. 分享遗憾
答案:
- B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同样描绘了春天的景色,但更多地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 王维的《鸟鸣涧》:以鸟鸣和涧水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宁静的心境。
诗词对比:
- 李昌符的《赠春游侣》与杜甫的《春望》:两者都描绘了春天的景色,但情感基调和主题思想有所不同。李昌符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生活的感悟,而杜甫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李昌符的全部诗作,是研究唐代诗歌的重要资料。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提供了对古典诗歌的详细鉴赏和分析,有助于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