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官舍耿深夜,佳月喜同游。
横河俱半落,泛露忽惊秋。
散彩疏群树,分规澄素流。
心期与浩景,苍苍殊未收。
白话文翻译:
在深夜的官舍里,我与明亮的月光一同游玩。
河水的两岸都已部分沉入水中,露水的波光不禁让我想起了秋天。
五彩的光芒洒落在稀疏的树林里,清澈的水流分出明亮的轨迹。
我心中期望与这广阔的景色融合,但苍茫的景象仍然未能尽收眼底。
注释:
- 耿:形容夜晚的寂静和空旷。
- 佳月:指美好的月亮。
- 横河:指横贯的河流。
- 泛露:指露水泛起的波光。
- 疏群树:稀疏的树丛。
- 分规:分开、划分的意思。
- 澄素流:清澈的水流。
- 心期:心中的期望。
- 浩景:广阔的景色。
- 苍苍:形容广阔、空旷的景象。
典故解析:
本诗中没有明显的典故,但通过描绘夜景和自然景色,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内心的情感流露,这与唐代文人对自然的崇尚有着密切的关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韦应物(737年-792年),唐代著名诗人,字子云,号希逸,唐代诗人中以清新脱俗著称。他的诗风受到王维的影响,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府舍月游》创作于诗人任职地方官员期间,描绘了夜晚月色下的宁静与美好,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的思考。
诗歌鉴赏:
《府舍月游》以深夜的官舍为背景,描绘了诗人在月光下与自然景色相伴的情景。诗句中透出一种静谧而又清新的氛围,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优美的意象,表达了自己对美好景色的喜爱与向往。诗的开头“官舍耿深夜,佳月喜同游”,直接引入了夜晚的场景,既有官舍的静谧,也有月光的明亮,形成鲜明的对比。在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通过“横河俱半落”的意象,表现出月光映照下的河流与秋天的气息,生动地描绘出秋夜的意境。整首诗在结构上呈现出一种层次感,既有自然景色的描绘,也有诗人内心情感的流露,既是对自然的赞美,也是对人生思考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官舍耿深夜:描写官舍的夜晚,突出环境的静谧。
- 佳月喜同游:表达与月光一同游玩的愉悦心情。
- 横河俱半落:描绘河流在月光照耀下的美丽景象。
- 泛露忽惊秋:露水的波光让人感受到秋天的气息。
- 散彩疏群树:色彩斑斓的光芒洒落在稀疏的树林上。
- 分规澄素流:清澈的水流在月光下分开,形成明亮的轨迹。
- 心期与浩景:表达心中与广阔景色的期望。
- 苍苍殊未收:最终发现,苍茫的景象仍难以完全捕捉。
修辞手法:
- 比喻:以“佳月”比喻美好的月光,表现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
- 拟人:让自然景物如月光、河流等具有人情味,增强诗的生动感。
- 对仗:如“散彩疏群树,分规澄素流”,使诗句更具韵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夜晚的官舍为背景,通过描绘月光下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生活的思考,反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月亮:象征着美好和宁静,常常引发诗人内心的思考。
- 河流: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 露水:体现了自然的清新与秋天的气息。
- 树木:象征着生命的坚韧与自然的和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佳月”指的是什么? a) 美好的月亮
b) 美丽的花朵
c) 宁静的夜晚 -
“横河俱半落”中的“横河”指的是什么? a) 一条河流
b) 一片河岸
c) 一座山 -
本诗所表达的情感基调是: a) 悲伤
b) 宁静与思考
c) 热烈与激昂
答案:
- a) 美好的月亮
- a) 一条河流
- b) 宁静与思考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月夜忆舍弟》
- 李白的《静夜思》
诗词对比:
- 王维的《鹿柴》描绘了宁静的山林景色,强调了自然的和谐与人心的宁静。
- 李白的《静夜思》则通过月光引发对故乡的思念,情感更加深沉。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诗鉴赏辞典》
- 《韦应物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