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秦娥》

时间: 2025-02-04 16:27:16

相思初,梦魂犹恋桃花月。

桃花月。

青山不断,白云明灭。

无端过却芳菲节。

子规声里人凄绝。

人凄绝。

春风潮上,缟衣如雪。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忆秦娥
梅绍农
相思初,梦魂犹恋桃花月。
桃花月。青山不断,白云明灭。
无端过却芳菲节。
子规声里人凄绝。
人凄绝。春风潮上,缟衣如雪。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相思的情感,梦中仍然恋恋不忘那桃花映照的明月。在桃花月的映衬下,青山依旧绵延不绝,白云时隐时现。无缘无故地又过了一个春天的美好时光。在杜鹃声中,思念的人感到无比凄凉。凄凉的情感在春风中荡漾,像那洁白的衣裳一般纯净。

注释:

  • 相思初:相思的情感刚开始萌动。
  • 梦魂犹恋:梦中的灵魂仍然对过去的美好深深眷恋。
  • 桃花月:桃花盛开时的明月,象征美好与爱情。
  • 青山不断,白云明灭:青山永恒,白云变化,表现时光的流逝与不变的思念。
  • 芳菲节:指春天的花期,象征美好的时光。
  • 子规声里人凄绝:子规为杜鹃,常被视为悲伤的象征,表达对逝去时光的惋惜和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梅绍农,现代诗人,生于20世纪,作品常常体现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的结合,擅长营造细腻的情感氛围。

创作背景:在当代社会中,个人情感的表达显得尤为重要。梅绍农在此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了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思念,反映了现代人对美好过往的追忆。

诗歌鉴赏:

《忆秦娥》是一首通过细腻描写自然景色来表达思念之情的诗作。全诗以“相思初”开篇,直接抒发了作者的思念之情。梦中的桃花月不仅是对美好时光的回忆,更是对逝去爱情的无奈眷恋。诗中“青山不断,白云明灭”的意象展现了自然的永恒与变幻,象征着时间的流逝。通过“无端过却芳菲节”,诗人感慨春天的美好却又无情地过去,暗示了生命中美好事物的短暂与珍贵。最后的“子规声里人凄绝”更是将思念的情感推向高潮,杜鹃的啼鸣仿佛在诉说着无尽的悲伤。在这首诗中,梅绍农成功地通过自然景色传达了人们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对往昔的怀念,展现了他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相思初,梦魂犹恋桃花月。”:开篇直入主题,表达相思之苦和梦中的怀念。
  2. “青山不断,白云明灭。”:自然景象与情感相结合,表现时光的流逝。
  3. “无端过却芳菲节。”:感慨美好时光的短暂与无情。
  4. “子规声里人凄绝。”:杜鹃声象征悲伤,表达思念之深。
  5. “春风潮上,缟衣如雪。”:春风中飘荡的白衣,象征着纯洁与孤独。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思念的情感与自然景象相结合,形成鲜明的意象。
  • 对仗:如“青山不断,白云明灭”,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赋予自然以情感,使读者产生共鸣。

主题思想: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逝去爱情的怀念与思念之情的深刻表达,呈现出一种淡淡的哀伤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桃花:象征爱情的美好与短暂。
  • :象征思念与孤独,常在古诗中出现。
  • 青山与白云:象征自然的永恒与人事的无常。
  • 子规:杜鹃,常被视为悲伤与思念的象征。
  • 缟衣:白色衣裳,象征纯洁与凄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桃花月”象征什么?

    • A. 春天
    • B. 爱情
    • C. 生命
  2. “子规声里人凄绝”中的“子规”指的是什么鸟?

    • A. 燕子
    • B. 杜鹃
    • C. 雀鸟
  3. 诗中提到的“芳菲节”是指哪个季节?

    • A. 夏季
    • B. 秋季
    • C. 春季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红楼梦》中的诗词片段

诗词对比

  • 比较梅绍农的《忆秦娥》与李白的《静夜思》,两者都在表达思念,但李白更多地表现出对故乡的思念,而梅绍农则侧重于对爱情的回忆和对逝去时光的感慨。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张某编著
  • 《当代诗人梅绍农研究》 - 王某著
  • 《古诗词与现代情感的结合》 - 李某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