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奉呈同僚四绝句 其四》

时间: 2025-01-27 03:30:55

领客山危亦既欢,故人往往去归班。

明年此会知谁肯,为上吴山望楚山。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领客山危亦既欢,
故人往往去归班。
明年此会知谁肯,
为上吴山望楚山。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在高耸的山上接待朋友,心中感到欢喜,但老朋友们时常要离去回归各自的生活。明年再聚会时,不知道还有谁会来,想要一起登上吴山去眺望楚山。

注释:

  • 领客:接待客人。
  • 山危:高耸的山,形容山势险峻。
  • 故人:老朋友。
  • 往往:时常,频繁。
  • 归班:回到各自的地方。
  • 明年此会:指明年在这个时候再次聚会。
  • 吴山:指吴地的山,象征着江南的美丽风光。
  • 楚山:指楚地的山,代表着另一方的美景。

典故解析:

“吴山”和“楚山”指的是中国古代地理上的两个重要区域,吴地通常指的是今江苏一带,而楚地则是今湖北一带。诗中提到的这两个地方,常常被用来代表不同的文化和自然风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陈傅良,字子良,号惭愧,宋代诗人,以风格清新、意境深远著称,作品多围绕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怀。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九月九日重阳节,重阳节是古代人们登高望远、祈求长寿的节日,诗人在这样的节日里,感慨与朋友的相聚与离别,表达了对未来相聚的不确定性。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清新朴素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诗人在山上与朋友相聚,虽在美好的时光中感到欢愉,但又隐隐约约感受到朋友间的离别之痛。诗的前两句展现了与友人相聚的愉悦气氛,而后两句则流露出对未来相聚的忧虑与思索。特别是“明年此会知谁肯”一句,透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无奈,时间的流逝让人感到无能为力,同时也反映出人际关系的脆弱与珍贵。

整首诗情感细腻,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人际关系的深刻思考和对生活的感悟。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诗人也引发了对人生无常的哲理思考,增添了作品的厚重感,打动人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领客山危亦既欢”:在险峻的山上接待朋友,心中感到欢喜。
    • “故人往往去归班”:老朋友们时常要离开,回到各自的生活。
    • “明年此会知谁肯”:明年再聚会时,不知道还有谁会愿意来。
    • “为上吴山望楚山”:想要一起去吴山眺望楚山,体现对友谊和美好时光的向往。
  •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领客山危”与“故人往往”构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山的高耸、朋友的聚散,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时光的流逝与人际关系的变迁。
  • 主题思想:整首诗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友情,表达了对相聚时光的珍惜与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感慨,展现了生活的无常与美好。

意象分析:

  • :象征着高远和美好,代表着友谊的寄托与生活中的追求。
  • 故人:象征着珍贵的友谊和岁月的流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吴山”与“楚山”分别代表哪个地区?

    • A. 江苏与湖北
    • B. 浙江与福建
    • C. 四川与云南
  2. 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友情与离别
    • B. 自然景观
    • C. 爱情
  3. 诗人表达了对明年重聚的什么感受?

    • A. 快乐
    • B. 不确定
    • C. 忧伤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杜甫《登高》

诗词对比

  • 李白的《月下独酌》同样表达了孤独与对友谊的渴望,尽管情境不同,但都有对人生与友谊的深刻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词与人生:古诗词中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