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呈葛抚州二首 赵蕃 〔宋代〕
人物与江山,风流知比肩。 家声自勾漏,出守更临川。 美政人人说,新诗句句传。 五言成漫兴,一见岂无缘。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赞美了葛抚州的才华与政绩,以及他的家族声望。诗中提到葛抚州与江山并称,风流倜傥,家族声望源自勾漏,现在出任临川太守。他的美好政绩广为人们传颂,新作的诗句也句句流传。五言诗的创作看似随意,但与葛抚州的相遇绝非偶然。
注释:
- 人物与江山:指葛抚州的人格魅力与江山美景相媲美。
- 风流知比肩:风流指才华横溢,知比肩意为与前贤并肩。
- 家声自勾漏:家声指家族的名声,勾漏为地名,暗示葛抚州家族的显赫。
- 出守更临川:出守指出任太守,临川为地名,指葛抚州现在任职的地方。
- 美政人人说:美政指良好的政治治理,人人说表示广受赞誉。
- 新诗句句传:新诗指葛抚州的新作诗篇,句句传表示诗句广为流传。
- 五言成漫兴:五言指五言诗,漫兴表示随意创作。
- 一见岂无缘:一见指与葛抚州的相遇,岂无缘表示这种相遇并非偶然。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山水田园,也有不少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这首诗是赵蕃赠给葛抚州的,表达了对葛抚州才华与政绩的赞赏。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赵蕃为了表达对葛抚州的敬佩和赞赏而作。葛抚州可能是一位有才华且政绩显著的地方官员,赵蕃通过这首诗来赞扬他的风流倜傥和家族声望,以及他在临川的政绩和诗作。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葛抚州的赞美,展现了宋代文人对才华与政绩的双重推崇。诗中“人物与江山,风流知比肩”一句,既赞美了葛抚州的人格魅力,也暗示了他与江山美景相得益彰。家族声望的提及,显示了葛抚州出身名门,而出守临川则表明他在地方治理上的成就。后两句“美政人人说,新诗句句传”直接赞扬了他的政绩和诗才,最后以“五言成漫兴,一见岂无缘”作结,表达了与葛抚州的相遇是缘分使然,也暗示了诗人的创作灵感可能来自与葛抚州的交流。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宋代文人的审美追求和对才华的崇敬。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人物与江山:开篇即以人物与江山并提,展现了葛抚州的人格魅力与江山美景相得益彰。
- 风流知比肩:风流指才华横溢,知比肩意为与前贤并肩,赞美葛抚州的才华可与历史上的名人相媲美。
- 家声自勾漏:家声指家族的名声,勾漏为地名,暗示葛抚州家族的显赫。
- 出守更临川:出守指出任太守,临川为地名,指葛抚州现在任职的地方,表明他的政治生涯。
- 美政人人说:美政指良好的政治治理,人人说表示广受赞誉,直接赞扬葛抚州的政绩。
- 新诗句句传:新诗指葛抚州的新作诗篇,句句传表示诗句广为流传,赞美他的诗才。
- 五言成漫兴:五言指五言诗,漫兴表示随意创作,暗示葛抚州的诗作自然流畅。
- 一见岂无缘:一见指与葛抚州的相遇,岂无缘表示这种相遇并非偶然,暗示两人之间的缘分。
修辞手法:
- 比喻:“人物与江山”比喻葛抚州的人格魅力与江山美景相得益彰。
- 对仗:“美政人人说,新诗句句传”对仗工整,增强了诗句的节奏感。
- 暗示:“家声自勾漏”暗示葛抚州家族的显赫,“一见岂无缘”暗示两人之间的缘分。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赞美葛抚州的才华、家族声望和政绩。通过对比人物与江山、家族声望的提及、政绩的赞扬以及诗才的赞美,诗人表达了对葛抚州的全面敬佩和赞赏。
意象分析:
- 人物与江山:人物指葛抚州,江山指自然美景,两者并提,展现了葛抚州的人格魅力与自然美景相得益彰。
- 家声自勾漏:家声指家族的名声,勾漏为地名,暗示葛抚州家族的显赫。
- 美政:美政指良好的政治治理,是诗人对葛抚州政绩的直接赞扬。
- 新诗:新诗指葛抚州的新作诗篇,是诗人对葛抚州诗才的赞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家声自勾漏”中的“勾漏”是指什么? A. 地名 B. 人名 C. 官职 D. 诗集 答案:A
-
诗中“美政人人说”表达了什么? A. 葛抚州的政绩广受赞誉 B. 葛抚州的诗才广受赞誉 C. 葛抚州的人格魅力广受赞誉 D. 葛抚州的家族声望广受赞誉 答案:A
-
诗中“五言成漫兴”中的“五言”是指什么? A. 五言诗 B. 五言绝句 C. 五言律诗 D. 五言古诗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这首诗也表达了对友人才华与政绩的赞赏,可以与赵蕃的这首诗进行对比阅读。
诗词对比:
- 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与赵蕃《呈葛抚州二首》:两首诗都表达了对友人才华与政绩的赞赏,但苏轼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过往的怀念,而赵蕃的诗则更侧重于对葛抚州的直接赞美。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这本书收录了宋代多位诗人的作品,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宋代诗歌的风格和特点。
- 《赵蕃诗集》:收录了赵蕃的诗作,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他的诗歌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