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丙辰腊,与俞商卿、銛朴翁同寓新安溪庄舍,得腊花韵甚,赋二首)》

时间: 2025-01-11 01:14:37

花里春风未觉时。

美人呵蕊缀横枝。

隔帘飞过蜜蜂儿。

书寄岭头封不到,影浮杯面误人吹。

寂寥惟有夜寒知。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浣溪沙(丙辰腊,与俞商卿、銛朴翁同寓新安溪庄舍,得腊花韵甚,赋二首)

花里春风未觉时。
美人呵蕊缀横枝。
隔帘飞过蜜蜂儿。
书寄岭头封不到,
影浮杯面误人吹。
寂寥惟有夜寒知。

白话文翻译

在花丛中,春风未曾觉察时光的流逝。
美人轻声呵护花蕊,细心地将其装饰在横枝上。
蜜蜂从帘子外飞过,嗡嗡作响。
我寄出的书信寄往山岭,却始终无法送到,
杯中的影子浮动,误导了人们的情思。
寂寥的夜晚,只有寒气知晓我的孤独。

注释

  • 花里春风未觉时:春风在花丛中轻拂,却未觉察时间的流逝。
  • 美人呵蕊缀横枝:美人轻声呵护花蕊,细心地将其点缀在横枝上。
  • 隔帘飞过蜜蜂儿:蜜蜂飞过帘子,象征着春天的生机。
  • 书寄岭头封不到:寄往山岭的书信却无法送达,暗示情感的隔阂。
  • 影浮杯面误人吹:酒杯中的影子摇曳,误导了人们的情感抒发。
  • 寂寥惟有夜寒知:在这寂静的夜晚,只有寒冷的气息能知晓我的孤独。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姜夔(1155年—1221年),字尧章,号白石,晚号白石道人,南宋著名词人、诗人,擅长词、诗及散文,尤其以词作闻名,风格清新脱俗,情感细腻。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丙辰年腊月,姜夔与友人在新安溪庄舍寓居,得腊花之韵,感受到冬日寒意与春花初绽的对比。诗中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和对情感孤寂的感慨。

诗歌鉴赏

《浣溪沙》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姜夔对春天的渴望以及对孤独的无奈。全诗以春风、花蕊、蜜蜂等意象,传达出一种生机盎然的气息,但却因隔阂而显得孤寂。开头几句描绘了春风与花卉的和谐,传达出一种温暖的氛围,但随着诗意的发展,情感的落差逐渐显现。

尤其是“书寄岭头封不到”一句,表达了人与人之间情感的距离感,寄托了诗人对某种无法实现的期望与失落。整首诗在优美的意象中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惆怅,反映出姜夔对生活的思考和对情感的敏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联描绘春风和花的美好,传达出春天的气息。
  • 第二联通过美人呵护花蕊,暗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 第三联蜜蜂的出现象征生机,但又通过隔帘的描写带出一种隔阂感。
  • 第四联通过寄信的意象进一步加深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感。
  • 第五联通过影浮杯面的描写,引导读者感受到情感的复杂与误导。
  • 最后一句以“夜寒”作结,揭示内心的孤寂。

修辞手法

  • 比喻:用“影浮杯面”比喻情感的摇摆不定。
  • 拟人:春风与花的描写赋予了自然以情感。
  • 对仗:全诗在结构上对称,增强了韵律感和音乐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春花与寒夜的对比,传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对孤独情感的感怀,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对情感的细腻观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风:象征着生命的复苏与希望。
  • 美人:代表着美好与珍贵,暗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 蜜蜂:生机的象征,代表着春天的活力。
  • 书信:寄托情感的媒介,象征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书寄岭头封不到”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对春天的期待
    • B. 对情感的隔阂
    • C. 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2. 诗中哪个意象象征着生机?

    • A. 美人
    • B. 蜜蜂
    • C. 春风
  3. 诗的结尾“夜寒知”指的是谁?

    • A. 朋友
    • B. 孤独
    • C. 寒冷的夜晚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姜夔的《浣溪沙》和李清照的《如梦令》都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对孤独的感慨。两首诗的意象各有特色,但在情感表达上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反映出不同的生活背景与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