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贺别驾李子西同年寄五字诗,以杜句君随丞》

时间: 2025-04-27 04:18:40

曲江与临武,彼此昔相望。

一岭大如砺,谁云隔寻丈。

离合非人力,此事要天相。

升沉亦偶然,岂问优与脏。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曲江与临武,彼此昔相望。
一岭大如砺,谁云隔寻丈。
离合非人力,此事要天相。
升沉亦偶然,岂问优与脏。

白话文翻译:

曲江和临武,曾经彼此遥望。
一座山岭如同磨刀石,谁说这山岭隔绝了寻觅的路。
分离与团聚并非人力所能左右,这件事情全靠天意。
起伏变化也是偶然,何必去问它是好是坏。

注释:

  • 曲江:指的是一条流经湖南的河流,风景秀丽。
  • 临武:指湖南的一个县,和曲江相对。
  • :山岭、山脉。
  • :磨刀石,暗喻坚硬的山岭。
  • 离合:离开与聚合,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 天相:天意,命运。
  • 升沉:指浮沉,起伏变化。
  • 优与脏:指好的与坏的,优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诗人。他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和细腻的观察能力而闻名,作品中常常融入对自然的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南宋时期,正值战乱频繁的年代,诗人通过描写曲江与临武之间的遥远关系,抒发了对人生无常、命运无法操控的感慨,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诗歌鉴赏:

杨万里的《临贺别驾李子西同年寄五字诗,以杜句君随丞》通过曲江和临武的遥望,展现了人与人之间如同山岭般的距离。这一对比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也隐喻了人际关系的复杂和难以把握。诗中提到的“离合非人力”,意指人与人之间的相聚与分别,往往不是靠个人的意愿,而是受到命运的支配,这种对命运的无奈感,令人深思。诗的最后两句“升沉亦偶然,岂问优与脏”更是强调了人生的起伏变化是随机的,生活的好坏是不可预知的。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哲理,表达了诗人对命运和人生的豁达态度,展现了他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人情世故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曲江与临武,彼此昔相望。
    诗的开头就点明了两个地点的关系,通过“昔相望”表达了一种遥远的情感联系。

  2. 一岭大如砺,谁云隔寻丈。
    这里使用了比喻,将山岭比作磨刀石,寓意其坚硬和险阻,质疑了人们对山岭隔绝的看法。

  3. 离合非人力,此事要天相。
    直白地说明人与人之间的离别与团聚,无法操控,注重天意。

  4. 升沉亦偶然,岂问优与脏。
    强调生活的变化是偶然的,且不必过于在意好与坏的结果。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岭大如砺”形象地展现了山的高大与坚硬。
  • 对仗:前两句与后两句形成对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排比:通过“离合”、“升沉”对比,强调人生的无常。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无常,以及人生的命运不可控,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豁达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曲江:代表着美丽的自然景观,象征生活的宁静。
  • 临武:暗示遥远的地方,象征着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 :象征着阻隔与困难。
  • 天意:代表命运的安排,强调人生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两个地点是哪个? A. 曲江和临武
    B. 临江和曲武
    C. 曲水和临山

  2. 诗人认为人与人之间的离合是由什么决定的? A. 人力
    B. 天意
    C. 社会

  3. “升沉亦偶然”表达了什么样的观点? A. 生活可控
    B. 生活随机
    C. 生活稳定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李白的《静夜思》

诗词对比:

  • 对比杨万里的这首诗与李白的《月夜忆舍弟》,两者均表达了对人际关系和命运的思考,但杨万里更加强调命运的不可控,而李白则更多表达了对兄弟情谊的思念。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杨万里全集》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