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歌二首》
时间: 2025-01-11 08:13:2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阳春歌二首 曹勋 〔宋代〕
汉家离宫三百所,高卷珠帘沸箫鼓。 车如流水马如龙,兰麝飘香入烟雨。 通衢夹道起青楼,金马铜驼对公府。 五侯同日拜新恩,七贵分封列茅土。 玉窗朱户尽婵娟,丝竹声中喧笑语。 玳筵珠翠照樽罍,继烛临芳醉歌舞。 醉歌舞,醉歌舞,天长地久无今古。
白话文翻译
汉朝的离宫有三百多处,高高地卷起珠帘,箫鼓声沸腾。 车流如水,马匹如龙,兰花的香气和麝香飘入烟雨中。 大道两旁建起了青楼,金马和铜驼对着公府。 五位侯爵同一天受到新恩,七位贵族分封土地。 玉窗和朱门里都是美丽的女子,丝竹声中充满了欢笑声。 玳瑁宴席上珠翠闪耀,烛光下人们陶醉于歌舞。 陶醉于歌舞,陶醉于歌舞,时间长长久久,不分古今。
注释
- 离宫:皇帝出游时的临时住所。
- 珠帘:用珍珠串成的帘子。
- 箫鼓:古代的乐器,箫和鼓。
- 兰麝:兰花的香气和麝香的香气。
- 通衢:大道。
- 青楼:妓院。
- 金马铜驼:古代的装饰品,象征富贵。
- 五侯:指五位侯爵。
- 七贵:指七位贵族。
- 茅土:分封的土地。
- 婵娟:美丽的女子。
- 玳筵:用玳瑁装饰的宴席。
- 樽罍:古代的酒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勋(1098-1174),字伯阳,号松隐,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景物和抒发情感。这首诗描绘了汉朝的繁华景象,反映了作者对古代盛世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当时社会相对安定,但作者可能通过描绘汉朝的繁华来表达对当时社会的不满或对古代盛世的怀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汉朝的繁华景象。诗中“车如流水马如龙”一句,形象地描绘了车马的繁忙和热闹,而“兰麝飘香入烟雨”则进一步以香气和烟雨的交融,增添了诗意的朦胧美。诗中的“五侯同日拜新恩,七贵分封列茅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现象,而“玉窗朱户尽婵娟,丝竹声中喧笑语”则描绘了宫廷生活的奢华和欢乐。整首诗通过对汉朝繁华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古代盛世的向往和对现实社会的不满。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汉家离宫三百所:描绘汉朝离宫众多,象征国家的繁荣。
- 高卷珠帘沸箫鼓:珠帘高卷,箫鼓声沸腾,形容宫廷的热闹。
- 车如流水马如龙:车马繁忙,形象生动。
- 兰麝飘香入烟雨:香气和烟雨交融,增添诗意。
- 通衢夹道起青楼:大道两旁建有青楼,反映社会风貌。
- 金马铜驼对公府:金马和铜驼装饰,象征富贵。
- 五侯同日拜新恩:五位侯爵同日受封,反映政治现象。
- 七贵分封列茅土:七位贵族分封土地,进一步描绘政治现象。
- 玉窗朱户尽婵娟:宫廷中美丽的女子,增添诗意。
- 丝竹声中喧笑语:丝竹声和欢笑声,描绘宫廷的欢乐。
- 玳筵珠翠照樽罍:玳瑁宴席上珠翠闪耀,形容宴席的奢华。
- 继烛临芳醉歌舞:烛光下人们陶醉于歌舞,描绘宴会的欢乐。
- 醉歌舞,醉歌舞,天长地久无今古:反复强调歌舞的陶醉,表达时间的永恒。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车如流水马如龙”,形象生动。
- 对仗:如“五侯同日拜新恩,七贵分封列茅土”,工整对仗。
- 反复:如“醉歌舞,醉歌舞”,强调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汉朝繁华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古代盛世的向往和对现实社会的不满。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离宫:象征国家的繁荣。
- 珠帘:象征宫廷的奢华。
- 箫鼓:象征宫廷的热闹。
- 车马:象征社会的繁忙。
- 兰麝:象征香气的美好。
- 烟雨:象征诗意的朦胧美。
- 青楼:象征社会风貌。
- 金马铜驼:象征富贵。
- 五侯七贵:象征政治现象。
- 玉窗朱户:象征宫廷的奢华。
- 婵娟:象征美丽的女子。
- 丝竹声:象征宫廷的欢乐。
- 玳筵:象征宴席的奢华。
- 樽罍:象征宴席的欢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车如流水马如龙”一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反复
-
诗中“五侯同日拜新恩”一句反映了什么现象? A. 社会风貌 B. 政治现象 C. 宫廷生活 D. 自然景观
-
诗中“兰麝飘香入烟雨”一句描绘了什么? A. 香气和烟雨的交融 B. 车马的繁忙 C. 宫廷的热闹 D. 社会的富贵
答案:
- A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丽人行》:描绘了唐朝的繁华景象。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描绘了边塞的景象。
诗词对比:
- 杜甫《丽人行》与曹勋《阳春歌二首》:都描绘了古代的繁华景象,但杜甫的诗更多地反映了社会的不公和个人的感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
- 《曹勋诗集》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