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燕》

时间: 2025-01-11 09:47:50

雨燕去还来,衔虫为雏食。

雄雌湿已倦,梁栋冷并息。

缘础蚍蜉群,拾餕蜻蜓翼。

谷粟满京囷,任从黄雀得。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雨燕去还来,衔虫为雏食。
雄雌湿已倦,梁栋冷并息。
缘础蚍蜉群,拾餕蜻蜓翼。
谷粟满京囷,任从黄雀得。

白话文翻译:

雨燕在天空中来来去去,衔着虫子回巢喂雏鸟。
雌雄燕子已经湿透而疲倦,栖息在凉爽的梁栋上。
在基座上,许多蚂蚁聚集,捡拾着落下的蜻蜓的翅膀。
谷仓里谷物满仓,任凭黄雀来取食。

注释:

  • 雨燕:一种鸟类,常在雨天活动,象征生机和活力。
  • 衔虫:衔着虫子,表示燕子在为雏鸟觅食。
  • 雄雌:指雄性和雌性燕子。
  • 湿已倦:表示燕子因雨淋而湿透,感到疲倦。
  • 梁栋:房屋的横梁和柱子,燕子栖息的地方。
  • 蚍蜉:蚂蚁,象征勤劳。
  • 拾餕:捡拾食物,餕是指鸟类的食物。
  • 蜻蜓翼:蜻蜓的翅膀,象征着小而美的事物。
  • 谷粟:谷物,指粮食。
  • 京囷:指粮仓,象征丰收的状态。
  • 黄雀:一种小鸟,常以食物为生。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燕子、蚂蚁、蜻蜓等,都是自然界中常见的生物,象征着生活的气息与生生不息的自然规律。燕子在古诗中常被用来表达春天的来临和生机盎然的景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1060),字子华,号香山居士,宋代著名诗人。其诗作以清丽、细腻而著称,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乡村生活。

创作背景:

《雨燕》创作于梅尧臣生活的宋代,正值社会繁荣、经济发展之时,诗歌的主题多反映自然景观和人们的生活状态,呼应了当时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

诗歌鉴赏:

《雨燕》通过细腻的观察,描绘了燕子在雨天的景象,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和谐。诗中描写燕子衔虫喂雏的画面,不仅体现了燕子对生命的关爱,同时也传达出一种温暖而宁静的家庭气氛。诗人通过雄雌燕子的疲倦状态,反映了自然生物在繁忙生活中的无奈与坚持,表现出一种深沉的生命情感。接着,诗中提到的蚂蚁和蜻蜓,进一步丰富了自然的多样性,展现了生存的繁忙与艰辛。最后,谷仓里的丰盈,象征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丰收的期待,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希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雨燕去还来:燕子在雨中自由飞翔,象征生机。
  • 衔虫为雏食:燕子为雏鸟觅食,表现母爱的细腻。
  • 雄雌湿已倦:燕子因雨淋湿而疲倦,传达自然的艰辛。
  • 梁栋冷并息:在凉爽的地方歇息,营造出一种安静的氛围。
  • 缘础蚍蜉群:蚂蚁聚集,象征勤劳的品质。
  • 拾餕蜻蜓翼:表明自然界的食物链关系。
  • 谷粟满京囷:丰收的象征,表现生活的富足。
  • 任从黄雀得:表达对自然界循环与和谐的理解。

修辞手法:

  • 拟人:燕子衔虫的行为让自然生物更具情感。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将生活的艰辛与自然的景象相结合,赋予了深刻的内涵。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燕子和自然界的生动描绘,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家庭温暖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自然界的和谐美好。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燕子:象征春天的到来和生命的希望。
  • 蚂蚁:象征勤劳和团结。
  • 蜻蜓:象征轻盈和自由。
  • 谷物:象征丰收与富饶。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哪种动物是为雏鸟觅食的?

    • A. 蚂蚁
    • B. 雀
    • C. 燕子
    • D. 蜻蜓
  2. 诗中提到的“梁栋”指的是:

    • A. 地面
    • B. 房屋的横梁
    • C. 树木
    • D. 天空
  3. 诗中所描述的生活状态是:

    • A. 繁忙而喧闹
    • B. 宁静而美好
    • C. 贫穷而困苦
    • D. 孤独而悲伤

答案:

  1. C. 燕子
  2. B. 房屋的横梁
  3. B. 宁静而美好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梅尧臣《雨燕》与杜甫《春望》
    • 梅尧臣的《雨燕》着重描绘自然界的生机,体现了温馨的家庭画面;而杜甫的《春望》则侧重于对国事的忧虑和对社会动荡的深刻反思,展现了不同的生活视角和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梅尧臣诗文集》
  • 《中国古代诗歌选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