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歌》

时间: 2025-01-11 16:58:43

暑天三月元无雨,云头不合惟飞土。

深堂无人午睡余,欲动儿先汗如雨。

忽怜长街负重民,筋骸长彀十石弩。

半衲遮背是生涯,以力受金饱儿女。

人家牛马系高木,惟恐牛躯犯炎酷。

天工作民良久艰,谁知不如牛马福。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劳歌 张耒 〔宋代〕

暑天三月元无雨,云头不合惟飞土。 深堂无人午睡余,欲动儿先汗如雨。 忽怜长街负重民,筋骸长彀十石弩。 半衲遮背是生涯,以力受金饱儿女。 人家牛马系高木,惟恐牛躯犯炎酷。 天工作民良久艰,谁知不如牛马福。

白话文翻译:

在炎热的夏季三个月里,原本就没有下雨,云层不完整,只有尘土飞扬。 在深邃的房间里,午睡后无人,想要动一动,儿子就已经汗流浃背。 忽然同情那些在长街上背负重物的民众,他们的筋骨像拉满的十石弩一样紧绷。 他们用半件破衣遮背,这就是他们的生活,靠力气换取金钱养活儿女。 人们把牛马拴在高高的树上,唯恐牛马的身体受到酷热的侵袭。 天工造人实在艰难,谁知道人还不如牛马幸福。

注释:

字词注释:

  • 元无雨:原本就没有下雨。
  • 云头不合:云层不完整。
  • 惟飞土:只有尘土飞扬。
  • 深堂:深邃的房间。
  • 午睡余:午睡后。
  • 筋骸长彀十石弩:筋骨像拉满的十石弩一样紧绷。
  • 半衲遮背:用半件破衣遮背。
  • 以力受金:靠力气换取金钱。
  • 饱儿女:养活儿女。
  • 系高木:拴在高高的树上。
  • 犯炎酷:受到酷热的侵袭。
  • 天工作民:天工造人。
  • 良久艰:实在艰难。

典故解析:

  • 无特定典故,主要描述了炎热天气下劳动人民的艰辛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与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并称“苏门四学士”。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描写社会现实和人民生活。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炎热夏季劳动人民的艰辛生活,通过对天气、环境和人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炎热夏季的描写,展现了劳动人民的艰辛生活。诗中,“暑天三月元无雨,云头不合惟飞土”描绘了酷热的天气,而“深堂无人午睡余,欲动儿先汗如雨”则进一步通过家庭场景的描写,加深了炎热的感觉。后文通过对长街负重民的描写,展现了他们的辛劳和贫困,“半衲遮背是生涯,以力受金饱儿女”直接表达了他们的生活状态。最后,通过对比牛马的待遇,诗人发出了“天工作民良久艰,谁知不如牛马福”的感慨,深刻反映了社会不公和劳动人民的悲惨境遇。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暑天三月元无雨,云头不合惟飞土”:描绘了酷热的夏季天气,没有雨水,只有尘土飞扬。
  2. “深堂无人午睡余,欲动儿先汗如雨”:通过家庭场景的描写,加深了炎热的感觉。
  3. “忽怜长街负重民,筋骸长彀十石弩”:忽然同情那些在长街上背负重物的民众,他们的筋骨像拉满的十石弩一样紧绷。
  4. “半衲遮背是生涯,以力受金饱儿女”:直接表达了他们的生活状态,靠力气换取金钱养活儿女。
  5. “人家牛马系高木,惟恐牛躯犯炎酷”:通过对比牛马的待遇,加深了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6. “天工作民良久艰,谁知不如牛马福”:发出了深刻的感慨,反映了社会不公和劳动人民的悲惨境遇。

修辞手法:

  • 比喻:“筋骸长彀十石弩”比喻劳动人民的筋骨像拉满的十石弩一样紧绷。
  • 对比:通过对比牛马的待遇和劳动人民的艰辛,加深了诗的情感表达。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通过描绘炎热夏季的天气和劳动人民的生活状态,反映了社会不公和劳动人民的悲惨境遇。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暑天:炎热的夏季。
  • 飞土:尘土飞扬。
  • 深堂:深邃的房间。
  • 汗如雨:汗流浃背。
  • 长街负重民:在长街上背负重物的民众。
  • 半衲遮背:用半件破衣遮背。
  • 牛马系高木:牛马拴在高高的树上。
  • 天工作民:天工造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筋骸长彀十石弩”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2. 诗中“半衲遮背是生涯”表达了什么? A. 劳动人民的艰辛生活 B. 劳动人民的幸福生活 C. 劳动人民的富裕生活 D. 劳动人民的轻松生活

  3. 诗中“天工作民良久艰,谁知不如牛马福”表达了什么? A. 劳动人民的幸福 B. 劳动人民的艰辛 C. 牛马的幸福 D. 牛马的艰辛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黄庭坚的《秋夕》:同样描绘了劳动人民的艰辛生活。
  • 秦观的《鹊桥仙·纤云弄巧》:通过神话故事反映了人间情感。

诗词对比:

  • 张耒的《劳歌》与黄庭坚的《秋夕》:都描绘了劳动人民的艰辛生活,但《劳歌》更侧重于炎热夏季的描写。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耒的多首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风。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理解张耒的创作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