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

时间: 2025-01-24 19:19:33

出户喜折屐,江天来翠岑。

看云忘久立,待月动微吟。

关塞重回首,简编劳系心。

琴中有山水,应解遇知音。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出户喜折屐,江天来翠岑。
看云忘久立,待月动微吟。
关塞重回首,简编劳系心。
琴中有山水,应解遇知音。

白话文翻译:

走出门外高兴地穿上鞋,江水天边青翠的山岑映入眼帘。
看着云彩不知不觉站了许久,等待着月亮升起轻声吟唱。
再一次回首关塞的景象,手中简编的乐谱牵动着心绪。
琴弦中蕴藏着山水的意境,应该能够遇到知音的共鸣。

注释:

  • :一种木屐,古人常穿以行走。
  • 翠岑:指青翠的山峦。
  • 微吟:轻声吟唱。
  • 关塞:指边关和隘口,常用于象征回首往事。
  • 简编:古代乐器谱,指琴曲的谱子。
  • 知音:指能够理解和欣赏自己音乐的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之道,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作品多以抒情见长,风格清新自然,常以自然景物表达内心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中秋佳节,描绘了作者在秋夜中感受到的宁静与思考,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中秋节是团圆的节日,诗中流露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对知音的渴望。

诗歌鉴赏:

《中秋》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与人内心的情感变化,展现了诗人对秋天夜晚的深刻体验。开头两句,诗人走出家门,穿上木屐,立刻被江水与青山的美景所吸引,表现出一种自然的欢愉和生活的热情。接下来的两句,诗人专注于天上的云彩,忘却了时间的流逝,等待月亮的升起,显示了对自然的沉醉和对诗意生活的向往。最后两句则回顾了自己在边关的思虑,以及通过琴声与山水的结合,渴望遇到能够理解自己音乐的人。

整首诗情景交融,意象丰富,既有自然的壮丽,又有内心的细腻,体现了宋代诗人对人生态度的思考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诗中通过琴声与自然的结合,传达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表现了诗人对知音的渴望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出户喜折屐:走出门时,愉快地穿上鞋,展现了诗人轻松的心情。
  2. 江天来翠岑:远处的江水与青山映入眼帘,描绘了自然的美丽景色。
  3. 看云忘久立:凝视着天上的云彩,忘记了时间的流逝,表现了诗人的沉浸。
  4. 待月动微吟:等待月亮升起,轻声吟唱,传达了诗人对诗意的追求。
  5. 关塞重回首:回首边关的景象,暗示着对往事的思考。
  6. 简编劳系心:手中简编的乐谱牵动着内心的情感,显示了诗人与音乐的连接。
  7. 琴中有山水:琴声中蕴藏着山水的意境,表现了其音乐的深邃。
  8. 应解遇知音:希望能够遇到理解自己音乐的人,阐释了诗人对知音的渴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琴声与山水相联,表现深厚的音乐意境。
  • 拟人:通过琴声传达情感,将音乐赋予生命。
  • 对仗:如“关塞重回首,简编劳系心”,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人在自然美景中的感悟与对知音的渴望,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人际关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生活的简朴与自然。
  • 江天:代表广阔的自然空间,体现诗人对自然的向往。
  • 月亮:象征团圆与思念,常与中秋节相关。
  • :象征艺术与情感,体现诗人与音乐的深厚关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王之道生活在哪个朝代?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D. 清代

  2. 诗中提到的“屐”是什么? A. 一种乐器
    B. 一种鞋子
    C. 一种食物
    D. 一种植物

  3. 诗中“待月动微吟”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心情? A. 忧伤
    B. 期待
    C. 生气
    D. 无聊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 李白
  • 《月夜忆舍弟》 -杜甫

诗词对比:

  • 李白的《静夜思》:同样描绘了夜晚的月亮,但更侧重于思乡之情;而王之道的《中秋》则更多地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知音的渴望。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古代诗词赏析》
  • 《王之道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