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白鹤山
作者: 吴世范 〔宋代〕
灵坛古迹自来誇,
四望峰峦锦簇花。
白鹤何来归洞府,
青山竟日锁烟霞。
言寻庭下烧丹灶,
争羡天边返斗槎。
我欲离尘换凡骨,
愿随风驭到仙家。
白话文翻译:
这座灵坛的古老遗迹自古以来就受到赞美,
四周的山峰连绵不绝,像花朵一样美丽。
白鹤从哪里飞来,归入那洞府?
青山整天笼罩在烟雾和霞光之中。
听说在庭院下有人在烧炼丹药,
我真羡慕天边的返斗槎。
我想摆脱尘世的羁绊,换掉凡人的身体,
愿随风而飞,直达仙人的居所。
注释:
- 灵坛:指供奉神灵的坛,古代道教和佛教的圣地。
- 自来誇:自古以来就受到称赞。
- 白鹤:象征长寿、仙气,常与道教文化相联系。
- 洞府:指道教的隐士所居住的地方,象征隐逸和清净。
- 烧丹灶:炼丹炉,指修道者炼制长生不老药的地方。
- 返斗槎:传说中,斗槎是指天上的神仙乘坐的船,象征归隐和仙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世范,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为人知。他的诗风多受道教文化影响,作品常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白鹤山》是在吴世范游历白鹤山时写的,表达了他对道教文化的向往,以及对隐逸生活的憧憬。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象和神秘的白鹤,传达出诗人渴望超脱世俗的情感。
诗歌鉴赏:
《白鹤山》是一首充满道教气息的山水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隐逸生活的深切向往。诗的开头提到“灵坛古迹”,让人感受到一种历史的厚重和神秘的气息,仿佛置身于一个灵气逼人的地方。接着,诗人描绘了四周的山峦,使用了“锦簇花”这一意象,形象而生动地展现了自然的美丽,令人心旷神怡。
诗中“白鹤何来归洞府”,不仅表达了对白鹤的好奇,也暗含了诗人对长生不老、超脱尘世的向往。青山“锁烟霞”的描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神秘的氛围,使人感受到隐士的生活是多么宁静。随后,诗人提到“烧丹灶”,显露出他对炼丹术的向往和对超脱长生的渴望。
最后两句,诗人直言希望“离尘换凡骨”,表达了他想要离开世俗生活,追求仙家之境的强烈愿望。这种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自然的热爱相得益彰,使整首诗充满了生动的画面感,表现了诗人对自由与宁静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灵坛古迹自来誇:古代神灵的坛庙自古以来就受到赞美,表达了对历史和文化的敬仰。
- 四望峰峦锦簇花:四周的山峰如同缤纷的花朵,表示自然的绚丽和生机。
- 白鹤何来归洞府:白鹤的归来引发思考,象征着隐逸者的归宿。
- 青山竟日锁烟霞:青山被烟雾和霞光笼罩,营造出神秘而美丽的景象。
- 言寻庭下烧丹灶:传闻中庭院里有人在炼丹,展现了道教文化的影响。
- 争羡天边返斗槎:羡慕天上神仙的生活,渴望超脱。
- 我欲离尘换凡骨:表达了对世俗生活的厌倦,渴望变成仙人。
- 愿随风驭到仙家:希望随风而行,抵达理想的境地。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山峰比作“锦簇花”,形象生动。
- 拟人:青山被描述为“锁烟霞”,赋予其人性化特征。
- 对仗:如“言寻庭下烧丹灶,争羡天边返斗槎”,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集中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赞美,展示了诗人对超脱尘世、追求自由与宁静的渴望,反映了道教文化的影响。
意象分析:
- 灵坛:象征着宗教、信仰和超脱的精神追求。
- 白鹤:代表着长生、自由和超然的境界。
- 青山:象征着自然的宁静与永恒。
- 丹灶:炼丹的意象,代表着追求长生不老的努力。
- 斗槎:象征着神仙的生活和超凡的境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白鹤”象征什么?
- A. 长寿和自由
- B. 财富和权力
- C. 忍耐和坚韧
答案: A. 长寿和自由
-
诗中的“灵坛”指什么?
- A. 一种植物
- B. 古代的宗教场所
- C. 一种祭品
答案: B. 古代的宗教场所
-
“我欲离尘换凡骨”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愿望?
- A. 渴望财富
- B. 渴望名声
- C. 渴望超脱和自由
答案: C. 渴望超脱和自由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庐山谣》 by 李白
- 《月夜忆舍弟》 by杜甫
诗词对比:
- 《庐山谣》:同样表现了对自然的崇敬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李白的风格更加豪放,充满了个人情感的宣泄。
- 《月夜忆舍弟》:杜甫展现了对亲情的思念,情感更加细腻,反映了时代的动荡与个人的困境。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道教文化与诗歌》
- 《宋代诗人传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