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芳 授记定庵》
时间: 2025-01-11 20:52:0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满庭芳 授记定庵
作者: 李道纯 〔元代〕
学佛学仙,参禅穷理,不离玄牝中间。
可怜迷谬,往往相瞒。
一味寻枝摘叶,徒坐破几个蒲团。
堪伤处,外边寻觅,笑杀老瞿昙。
些儿真造化,诚能亲见,胆冷心寒。
定庵高士,好向定中参。
看破娘生面目,把从前学解掀翻。
真空透,髑髅迸破,真主自离庵。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佛教和道教哲理的探求,作者强调在修行过程中应深入内心,不受外界迷惑。许多人盲目地追寻表面现象,结果只是在蒲团上徒劳地打坐。外面的寻求只会让人嘲笑那些执迷不悟的修行者。真正的悟道之人,能够亲自领悟宇宙的真理,但这过程往往伴随着恐惧与不安。作者鼓励人们向内心探求,彻底看破生死的真相,推翻从前的错误理解,达到一种真空无物的境界。
注释
- 玄牝:指的是道教中的“道”,是阴阳交融之处,象征着源头。
- 老瞿昙:指西方释迦牟尼佛,代表着佛教的创始人,作者用此来调侃那些执迷不悟的修行者。
- 定庵:指的是一种安静的修行场所,象征着内心的宁静。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道纯是元代的一位诗人和道士,他的诗作多反映出对道教和禅宗的思考。他的作品常常带有哲理性,关注人生的本质和真理的追求。
创作背景
在元代,社会动荡不安,许多文人寻求心灵的寄托,尤其是对佛教和道教的探究。李道纯的《满庭芳》正是对这种内心探索的深入反思,旨在引导人们从表面的迷惑中走出,回归内心的宁静。
诗歌鉴赏
《满庭芳》在结构上层次分明,情感真挚,展现了作者对修行的独到见解。开篇以“学佛学仙,参禅穷理”引入,表明了作者对修行的态度与追求。然而,随后的几句则揭示了人们在修行过程中常常陷入的迷惑与误区,表现出一种批判的视角。作者通过“可怜迷谬,往往相瞒”的句子,传达出对那些只停留在表面的人们的无奈与失望。
诗的中段转向个人内心的探求,“些儿真造化,诚能亲见,胆冷心寒”,在此,作者表达了真正的领悟往往伴随着孤独和不安,显示出修行的不易。最后几句则是对修行者的鼓励,指向内心深处的“真空透”,强调了超越生死的境界。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深邃而又清晰,既有对迷惘者的反思,也有对真理探求者的鼓励,体现出一种深刻的哲学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学佛学仙,参禅穷理,不离玄牝中间:学习佛教和道教,参禅探究道理,但要始终不离内心的真理。
- 可怜迷谬,往往相瞒:令人痛心的是,很多人常常被自己的迷惑所欺骗。
- 一味寻枝摘叶,徒坐破几个蒲团:仅仅追求表面的东西,徒然费力地坐在蒲团上,未能获得真正的理解。
- 堪伤处,外边寻觅,笑杀老瞿昙:在外面寻求的行为让人可悲,还会让人嘲笑那些执迷的修行者。
- 些儿真造化,诚能亲见,胆冷心寒:如果能够见到些微的真理,往往会感到心寒胆怯。
- 定庵高士,好向定中参:真正的高士应当向内心安静的状态去探求。
- 看破娘生面目,把从前学解掀翻:看破生死的本质,推翻过去的错误认知。
- 真空透,髑髅迸破,真主自离庵:达到一种真空的境界,旧我崩溃,真理自会显现。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修行者的状态比作“蒲团”,隐喻其徒劳无功。
- 对仗:如“学佛学仙”与“参禅穷理”,形成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反问:通过“外边寻觅,笑杀老瞿昙”,引发读者的思考。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围绕着对内心修行的反思与探索,强调修行者应该超越表面的迷惘,深入自我,追求更高的真理。通过对佛教与道教的探讨,诗人传达出一种哲学的思考与内省的力量。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玄牝:象征道教的真理与源头,体现了内在智慧。
- 蒲团:象征修行和打坐,隐喻对内心的探求。
- 定庵:象征内心的宁静与安定。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外界的追求
- B. 内心的修行
- C. 物质的享受
-
“可怜迷谬,往往相瞒”中“迷谬”指的是什么?
- A. 真理
- B. 误解
- C. 快乐
-
诗中提到的“老瞿昙”指的是?
- A. 道教的创始人
- B. 释迦牟尼佛
- C. 一位高士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无尽灯》:另一首探讨内心修行的诗作。
- 《心经》:经典佛教经文,表达对空性的理解。
诗词对比
- 李白的《将进酒》:虽然主题不同,但均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
- 王维的《鹿柴》:同样关注内心的宁静,反映出对自然与心灵的和谐。
通过对《满庭芳》的深入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诗人试图传达的哲理与情感,同时也能在修行的路上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