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行船(赠赵梅壑)》

时间: 2025-02-04 15:38:16

碧甃清漪方镜小。

绮疏净、半尘不到。

古鬲香深,宫壶花换,留取四时春好。

楼上眉山云窈窕。

香衾梦、镇疏清晓。

并蒂莲开,合欢屏暖,玉漏又催朝早。

意思解释

夜行船(赠赵梅壑)

作者: 吴文英 〔宋代〕

原文展示:

碧甃清漪方镜小。绮疏净半尘不到。古鬲香深,宫壶花换,留取四时春好。楼上眉山云窈窕。香衾梦镇疏清晓。并蒂莲开,合欢屏暖,玉漏又催朝早。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夜景:青绿色的水面如同一面小镜子,清澈而明亮。轻薄的绮纱窗户上没有半点尘埃。古老的香炉里香气悠扬,宫里的花卉经过更换,依旧保留着四季如春的美丽。楼上俯瞰眉山,云雾缭绕,宛若美人的身姿。香气四溢的被褥让人沉醉入梦,清晨的曙光轻轻将梦境唤醒。并蒂莲花盛开,合欢的屏风带来温暖,时间在玉漏的滴答中催促着早晨的到来。

注释:

  • 碧甃:青绿色的石块,这里形容水面。
  • 清漪:清澈的涟漪。
  • 古鬲:古代的一种香炉。
  • 宫壶:指香气馥郁的花卉。
  • 并蒂莲:两朵莲花并生,象征着美好和团圆。
  • 玉漏:古代计时的工具,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吴文英,字文英,号小山,是宋代著名的词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精致的词风而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蕴含着浓厚的个人情感和对生活的细致观察。

创作背景:这首词写于宋代,背景设定在一个宁静的夜晚,表现了词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当时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

诗歌鉴赏:

《夜行船(赠赵梅壑)》是一首充满诗意的词作,诗人用清新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了一幅夜景图。开篇用“碧甃清漪”展现出夜水的清澈,接着通过“绮疏净半尘不到”的描写,表现出一种无尘无染的纯净感,令人感受到一种幽静的氛围。古鬲的香气、宫壶的花换则表现了生活的雅致与精致,诗人通过这些细节展现了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全诗中“留取四时春好”一句,传达出一种对生活美好的向往,仿佛在说即使是夜晚,也希望能保留春天的美好。

接下来的描写则转向梦境与清晨,结合了人的内心情感与自然景象,表现出一种梦与现实交织的感觉。最后以“玉漏又催朝早”结束,时间的流逝让人感到惆怅,同时也暗示了生活的无常与珍惜当下的重要性。

整首词在艺术上运用了对仗、排比等修辞手法,使得语言更加优美、音韵更加和谐,情感更加深邃。诗中通过自然景物与人内心情感的结合,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碧甃清漪方镜小:描绘水面如镜的清澈,色彩清新。
  2. 绮疏净半尘不到:窗户轻薄,显得格外干净,没有尘埃。
  3. 古鬲香深,宫壶花换:古老的香炉散发着浓郁的香气,花卉则经过更换,代表着生活的精致。
  4. 留取四时春好:表达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5. 楼上眉山云窈窕:描绘楼上远眺眉山的美丽景色,云雾缭绕。
  6. 香衾梦镇疏清晓:香气弥漫的被褥使人沉醉于梦中,清晨的光线悄悄来临。
  7. 并蒂莲开,合欢屏暖:并蒂莲花象征美好,合欢屏风带来温暖的氛围。
  8. 玉漏又催朝早:时间悄然流逝,提醒着人们朝晨的到来。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香衾梦镇”和“玉漏催朝”,形成鲜明对比。
  • 比喻:用“碧甃清漪”比喻水面的清澈。
  • 拟人:如“玉漏又催”,赋予时间以人的特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珍惜,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和对内心情感的真实流露。

意象分析:

  • 水面:象征清澈与宁静。
  • 香气:象征生活的雅致与美好。
  • 春天:象征希望与生机。
  • 莲花:象征美好与团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碧甃清漪”中“碧甃”指的是什么?

    • A. 绿色的石块
    • B. 水面
    • C. 香气
    • D. 画面
  2. 诗中提到的“并蒂莲”象征什么?

    • A. 爱情与团圆
    • B. 生命与死亡
    • C. 友谊与和谐
    • D. 孤独与思念

答案

  1. A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对比,两者都描绘了夜晚的宁静与美好,但李清照的作品更侧重于情感的细腻,而吴文英则更注重景物描写。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