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潺潺出乱峰,演漾绿萝风。
浅濑寒难涉,危槎路不通。
朝云起潭侧,飞雨江中。
更欲寻源去,山深不可穷。
白话文翻译:
溪水潺潺从乱石峰中流出,波光荡漾在绿意盎然的藤萝间。
浅浅的水流寒冷难以涉足,险峻的木筏之路无法通行。
清晨的云彩在潭边升起,细雨洒落在江中。
我更想寻求源头而去,但山中深处的水流却无穷无尽。
注释:
- 潺潺:形容水流的声音。
- 乱峰:指形状不规则的山峰。
- 演漾:形容水波荡漾的样子。
- 绿萝:一种常见的藤本植物,象征生机。
- 浅濑:指水流较浅的地方。
- 寒难涉:寒冷的水流难以涉足。
- 危槎:危险的木筏。
- 朝云:清晨的云彩。
- 飞雨:细小的雨滴。
- 寻源:寻找水流的源头。
- 不可穷:无法穷尽。
典故解析:
此诗中并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历史典故,但反映了古代文人对自然的热爱及对山水的向往,符合宋代文人寄情山水的传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历史学家和诗人。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风格多样。
创作背景:
《龙溪》作于欧阳修晚年,他在政治上经历了多次风波,因而在山水间寄情山水,寻求心灵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
诗歌鉴赏:
《龙溪》是一首典型的山水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受。开头的“潺潺出乱峰”,描绘了涓涓细流从险峻的山峰中流出的景象,给人以生动的画面感。接着,“演漾绿萝风”,进一步渲染了溪水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生动地展现了自然生命的活力。
在诗中,诗人通过描绘水流的寒冷与木筏的危险,表现了他对探索未知的渴望与内心的矛盾。虽然想要继续探索源头,但“山深不可穷”的结尾则揭示了自然的浩瀚与人力的渺小,体现出一种无奈而又深邃的哲思。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鲜明,既有自然的美感,又蕴含了人生的感悟,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潺潺出乱峰:溪水从形状各异的山峰中流出,声响悦耳。
- 演漾绿萝风:水面荡漾,映衬着绿藤的生机。
- 浅濑寒难涉:水流虽浅,却寒冷难以抵达。
- 危槎路不通:险峻的木筏之路无法通行,暗示探索的危险。
- 朝云起潭侧:清晨的云彩在潭边升起,展现了自然的变化。
- 飞雨江中:细雨洒落江面,增添了诗的情趣。
- 更欲寻源去:表达了诗人探寻溪水源头的愿望。
- 山深不可穷:即使想去,山深水长,探索无尽。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潺潺”形容水流声,生动形象。
- 拟人:水流与自然的结合,赋予了生命气息。
- 对仗:上下句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以及在面对自然的浩瀚时,产生的无奈与感悟,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哲学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溪水:象征生命的流动与时间的推移。
- 山峰:象征着高远与超脱。
- 云彩:代表着变化与自由。
- 雨水:象征滋润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潺潺”形容的是哪种自然现象?
- A. 风声
- B. 水流声
- C. 鸟鸣声
-
“更欲寻源去”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A. 无奈
- B. 渴望
- C. 失落
-
诗中提到的“危槎”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植物
- B. 一种交通工具
- C. 一种水流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山中问答》:王维的山水诗,描绘自然之美。
- 《早发白帝城》:李白的诗歌,展现自然与人心的交融。
诗词对比:
- 《静夜思》(李白):同样表现对自然与人情的思考,但更集中于个人情感。
- 《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虽同为山水诗,但更侧重于人文与哲理的结合。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欧阳修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