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怀 其九》
时间: 2025-01-26 03:00:0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感怀 其九
志士惜白日,愁多感夜长。
夜长固无奈,况复重凄凉。
昔我同心友,漂流在他乡。
他乡各异俗,所习谅非常。
道路阻且远,无由吐中肠。
俯闻流水声,仰叹明月光。
振衣风泠泠,矫首天茫茫。
白话文翻译:
志士们珍惜白天,忧愁使得夜晚显得漫长。
夜晚漫长本是无奈,更何况内心倍感凄凉。
曾经我有志同道合的朋友,如今漂泊在异乡。
异乡的风俗各不相同,所习惯的事物也很特殊。
道路阻隔且遥远,无法诉说心中的苦闷。
低头听见流水声,抬头叹息明月光。
轻轻振动衣衫,风声凄凉,仰望天空渺茫。
注释:
- 志士:有志向的人。
- 惜:珍惜。
- 愁多:忧愁多。
- 重凄凉:更加凄凉。
- 漂流:漂泊流浪。
- 异俗:不同的风俗习惯。
- 无由:没有办法。
- 吐中肠:倾诉心中苦闷。
- 俯闻:低头听见。
- 振衣:抖动衣服,表示心情的抒发。
- 泠泠:清凉的样子。
- 矫首:抬起头。
典故解析:
该诗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典故,但诗中提到的“白日”和“明月”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孤独感。异乡漂泊的主题在古诗中常见,表现了士人对故乡和友人的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冕(1287-1359),元代诗人、画家,字仲翔,号白沙,浙江人。他的诗歌多描写自然景物和人生感悟,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王冕漂泊生涯中,他因饱受战乱而流亡各地,常常感受到与故乡的隔离与对往昔友谊的追忆。
诗歌鉴赏:
王冕的《感怀 其九》通过对时间的感慨和对友谊的思念,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愁绪。诗的开头“志士惜白日”以简洁的语言道出志士们对于时光的珍惜,而随之而来的“愁多感夜长”则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忧虑。夜晚的漫长与凄凉,不仅是对时间的感慨,更是对人生境遇的无奈。
接着,回忆昔日的同心好友,漂泊在他乡的孤独感愈发明显。异乡的风俗与习惯,让他感到格外的陌生与孤立。诗中“道路阻且远,无由吐中肠”传达出一种深切的无奈,既有对故乡的思念,也有对不能诉说的压抑情感的渴望。
最后几句,通过俯仰之间的细腻描写,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感悟和生命的思考。流水声与明月光的对比,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凄凉的氛围,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复杂情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志士惜白日”:有志之士珍惜白天的光阴,反映出对时光的珍视。
- “愁多感夜长”:忧愁使夜晚显得漫长,表达内心的孤独感。
- “夜长固无奈,况复重凄凉”:夜晚的漫长本已无可奈何,更加深了内心的凄凉。
- “昔我同心友,漂流在他乡”:回忆与志同道合的朋友,如今却漂泊在外。
- “他乡各异俗,所习谅非常”:异乡的风俗习惯各不相同,感到格外的孤立。
- “道路阻且远,无由吐中肠”:道路遥远且阻隔,无法倾诉心中的苦闷。
- “俯闻流水声,仰叹明月光”:低头听流水声,抬头叹息明月光,形成对比。
- “振衣风泠泠,矫首天茫茫”:抖动衣衫,感受风的清凉,抬头望天感到渺茫。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俯闻流水声,仰叹明月光”,形成对比,增强诗歌的节奏感。
- 拟人:通过“振衣”与“风泠泠”的描写,使自然景象更具生动性。
- 比喻:夜长与愁苦之间的联系,隐喻人生的艰辛与孤独。
-
主题思想:全诗表达了诗人对时光的珍惜和对友人的思念,通过对自然的描写,传达出一种孤独感和对人生无常的深思。
意象分析:
- 白日与夜晚:象征着生命的光辉与阴暗,反映出诗人对时间的感慨。
- 流水与明月:象征自然的宁静与诗人内心的惆怅,形成情感的对比。
- 风:代表着诗人的心境,清凉中透着一丝凄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志士惜白日”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时间的珍惜
- B. 对友谊的怀念
- C. 对自然的赞美
-
“道路阻且远”的意思是什么?
- A. 道路很平坦
- B. 道路遥远艰难
- C. 道路非常熟悉
-
诗中提到的“明月光”象征着?
- A. 亲情
- B. 友情
- C. 孤独与思考
答案:
- A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夜泊牛津怀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王冕的《感怀 其九》与李白的《夜泊牛津怀子》均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孤独感,王冕更侧重于对现实的感慨,而李白则更注重于对情感的抒发。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王冕研究》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王冕与元代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