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英英深林兰,发发不自閟。谁遣入市门,樵夫强解事。渠虽赏芬芳,我自羞妩媚。怀哉山中人,纫结参佩璲。
白话文翻译:
在深邃的森林中,兰花英姿勃发,自由自在地绽放。是谁让它进入了市井之门,樵夫强行解读其意义。虽然人们欣赏它的芬芳,我却为自己妩媚的姿态感到羞愧。怀念那些山中的人,他们将兰花编织成装饰,参差佩带。
注释:
- 英英:形容词,形容兰花英姿勃发。
- 深林兰:指生长在深山老林中的兰花。
- 发发:形容词,形容兰花自由自在地绽放。
- 閟:闭藏,不自閟即不自我封闭。
- 市门:市井之门,指世俗之地。
- 樵夫:砍柴的人,这里指不懂得兰花真正价值的人。
- 强解事:强行解读其意义。
- 渠:代词,指兰花。
- 芬芳:香气。
- 羞妩媚:为自己妩媚的姿态感到羞愧。
- 山中人:指隐居山林的人。
- 纫结:编织。
- 参佩璲:参差佩带,指将兰花编织成装饰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山水田园之景,表达隐逸之情。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世俗的厌倦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作者旅途中,看到兰花被带入市场,感到兰花的自然之美被世俗所玷污,从而引发了对隐逸生活的怀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兰花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珍视和对世俗的厌倦。诗中,“英英深林兰”描绘了兰花在深林中的自然状态,而“发发不自閟”则强调了兰花的自由和不受拘束。然而,当兰花被“樵夫强解事”带入市场时,作者感到兰花的自然之美被世俗所玷污。最后,作者怀念那些山中的人,他们将兰花编织成装饰,参差佩带,这不仅是对兰花的尊重,也是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隐逸生活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英英深林兰:描绘兰花在深林中的自然状态,英英形容兰花的英姿勃发。
- 发发不自閟:强调兰花的自由和不受拘束,发发形容兰花自由自在地绽放。
- 谁遣入市门:提出疑问,是谁让兰花进入了市井之门。
- 樵夫强解事:樵夫强行解读兰花的意义,暗示世俗对自然之美的误解。
- 渠虽赏芬芳:虽然人们欣赏兰花的芬芳,但作者并不认同这种世俗的欣赏方式。
- 我自羞妩媚:作者为自己妩媚的姿态感到羞愧,表达了对世俗的厌倦。
- 怀哉山中人:怀念那些隐居山林的人,他们懂得兰花的真正价值。
- 纫结参佩璲:将兰花编织成装饰,参差佩带,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将兰花比作隐逸生活的象征,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隐逸生活的热爱。
- 拟人:将兰花赋予人的情感,如“发发不自閟”,强调兰花的自由和不受拘束。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英英深林兰”与“发发不自閟”,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作者对自然之美的珍视和对世俗的厌倦,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通过描绘兰花的自然状态和被世俗玷污的对比,作者表达了对自然和隐逸生活的热爱,以及对世俗的厌倦和批判。
意象分析:
- 深林兰:象征自然之美和隐逸生活。
- 市门:象征世俗之地和世俗的价值观。
- 樵夫:象征不懂得自然之美的人。
- 山中人:象征懂得自然之美和隐逸生活的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英英深林兰”描绘了什么? A. 兰花在市井中的状态 B. 兰花在深林中的自然状态 C. 兰花被编织成装饰品 D. 兰花被樵夫强行解读
-
诗中的“发发不自閟”强调了什么? A. 兰花的自由和不受拘束 B. 兰花的芬芳 C. 兰花的妩媚 D. 兰花的价值
-
诗中的“樵夫强解事”暗示了什么? A. 世俗对自然之美的误解 B. 兰花的真正价值 C. 隐逸生活的向往 D. 自然之美的珍视
-
诗中的“怀哉山中人”表达了什么? A. 对世俗的厌倦 B. 对自然之美的珍视 C. 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D. 对兰花的尊重
答案:
- B
- A
- A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珍视。
- 陶渊明《归园田居》: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世俗的厌倦。
诗词对比:
- 赵蕃《旅中杂兴五首》与王维《山居秋暝》:两首诗都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珍视,但赵蕃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世俗的厌倦和批判。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赵蕃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和创作背景。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提供了对古典诗歌的详细解析和鉴赏,有助于深入理解赵蕃的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