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入松》
时间: 2025-01-11 10:14:1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风入松
——顾随
隔窗日影下层檐。
无病也厌厌。
从今莫恨江南远,
一城中远似江南。
夜短两人同梦,
日长各自垂帘。
时时似见晚妆严,
犹著旧时衫。
中年如此无聊赖,
是堪怜还是堪嫌。
索性吐丝作茧,
一生直似春蚕。
白话文翻译:
窗外的阳光透过屋檐洒下,
无病却感到厌倦。
从今以后不再怨恨江南的遥远,
在这座城中远方也如同江南。
夜短时分,二人共做一个梦,
日长时分,各自垂下窗帘。
时常似乎看到她的晚妆严肃,
依旧穿着旧时的衣衫。
中年生活如此无趣,
是值得怜悯还是值得嫌弃?
干脆像春蚕一样吐丝作茧,
一生就像春蚕那样无奈。
注释:
- 隔窗日影:窗外的阳光。
- 层檐:屋檐的层次。
- 厌厌:感到厌倦。
- 江南远:指江南地区的遥远。
- 共梦:共享同一个梦境。
- 晚妆严:指她的妆容显得严肃。
- 旧时衫:旧时的衣服。
- 无聊赖:感到无趣和无依无靠。
- 吐丝作茧:比喻生活中的被动与无奈。
- 春蚕:指春蚕吐丝织茧的生活状态。
典故解析:
“春蚕”是一个常见的意象,寓意着一种默默无闻、辛勤却无奈的生活状态,常用于形容人们的无私奉献和艰辛劳作。在中国古代文化中,蚕的形象通常与辛勤和奉献相联系,但在这里也带有一种无奈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顾随(1880-1955),原名顾景舟,字梦夷,号随园,近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其作品风格清新自然,深受当时社会的影响,常反映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该诗写于顾随中年时期,正值社会变革之际,诗人面对现实与内心的矛盾,抒发了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慨。
诗歌鉴赏:
《风入松》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无奈。开头以“隔窗日影”引入,描绘出一种静谧的生活场景,随之而来的“无病也厌厌”则表现出诗人内心的疲惫与厌倦。接下来的“从今莫恨江南远”则是对过去情感的一种释怀,体现了对生活的理解与接受。
诗中提到的“夜短两人同梦,日长各自垂帘”,勾勒出了一种亲密却又孤独的关系,虽然同在一处,却各自有各自的生活,暗示着人际关系的疏离感。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对中年生活的无聊与困惑愈加明显,“是堪怜还是堪嫌”是一种自我反思的表现,诗人似乎在问自己,面对这样的生活,究竟是值得怜悯,还是应该嫌弃。
最后,诗人以“索性吐丝作茧”结束,展现了对生活的无奈与逃避,生活似乎在不断重复,而他只能选择沉溺于其中,犹如春蚕般的无声奉献。整首诗在情感上充满了对生活的感慨与无奈,深刻反映了个体在社会变迁中的孤独与挣扎。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隔窗日影下层檐:描绘了一个静谧的环境,窗外阳光透出,暗示诗人内心的宁静。
- 无病也厌厌:诗人虽无病痛,心中却感到厌倦,表现出一种内心的空虚。
- 从今莫恨江南远:对昔日的思念与怨恨有所释怀。
- 一城中远似江南:即使身在城市中,依然感受到远方的情感。
- 夜短两人同梦,日长各自垂帘:夜晚共享梦境,白天却各自生活,显示了生活的孤独。
- 时时似见晚妆严:对伴侣的关注与思念。
- 犹著旧时衫:怀念往昔,旧衣服象征着过去的情感。
- 中年如此无聊赖:对中年生活的无奈与疲惫。
- 索性吐丝作茧:最终选择沉浸于自己的生活,表现出一种无奈的接受。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生活比作春蚕的吐丝作茧,表现无奈与奉献。
- 对仗:运用对仗的手法增强诗的韵律感。
- 拟人:将情感拟人化,增强情感的表达。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生活的无奈、对爱情的渴望以及个人在社会变迁中孤独的心境,具有深刻的哲理与思考。
意象分析:
- 阳光:象征希望与温暖,反映诗人内心的渴望。
- 江南:代表着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忆。
- 夜与日:象征着生活的双面性,白天的忙碌与夜晚的梦幻。
- 春蚕:象征奉献与无奈,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夜短两人同梦”说明了什么? A. 生活的孤独
B. 亲密的关系
C. 梦想的实现
D. 时间的流逝 -
“索性吐丝作茧”这一句的比喻意指: A. 生活的繁忙
B. 对生活的逃避与无奈
C. 对爱情的追求
D. 对未来的希望
答案: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徐志摩的《再别康桥》
诗词对比:
- 顾随的《风入松》与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都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但顾随更侧重于对中年无奈的思考,而李清照则表现出对爱情的怀念与惆怅。
参考资料:
- 《中国现代诗词选》
- 《顾随诗文集》
- 相关论文及研究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