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 其一 方密之江天晓雾图》
时间: 2025-01-27 04:06:1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霭霭山河春欲尽,
眼中无复西东。
未能收拾苦匆匆。
炮庄先托钵,
药地入天雄。
咫尺画图重认取,
依然粉碎虚空。
人间恨事古今同。
情知落墨处,
泪与一般浓。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即将结束的景象,山河笼罩在雾气中,令人迷失方向。心中难以整理那匆匆而过的苦楚,炮声中的庄稼人先前已托付了自己的希望,而药材的生长则与天上的雄伟相对应。即使近在咫尺,画中所描绘的景象也难以重新认领,依旧在虚空中破碎。人世间的仇恨,无论古今都是相同的。尽管知道落笔之处,泪水依旧如墨一般浓烈。
注释
- 霭霭:形容雾气弥漫的样子。
- 苦匆匆:形容生活的辛苦与匆忙。
- 炮庄:可能指的是靠近炮火的庄稼地,隐喻战争带来的影响。
- 药地入天雄:可能指药材的生长与大自然的雄伟结合。
- 咫尺:形容距离很近。
- 粉碎虚空:形容梦想或希望被现实打破。
- 人间恨事古今同:表达了人世间的仇恨是亘古不变的主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卢前,近代诗人,其作品多以抒情和感慨为主,风格独特,常常结合历史与现实,展现出深沉的思考和对生活的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一个春天即将结束的时刻,诗人目睹了自然的变化与人间的苦痛,深刻反思了人生的无常与仇恨的延续,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与无奈。
诗歌鉴赏
卢前的《临江仙 其一 方密之江天晓雾图》是一首充满感伤与思考的作品。诗的开头以“霭霭山河春欲尽”引入,立刻营造出一种朦胧而淡淡忧伤的气氛。春天的即将结束,代表着生机的消逝,诗人仿佛在感叹岁月的流逝与生命的脆弱。
接着,诗人提到“眼中无复西东”,这种迷失不仅是地理上的,更是心灵上的一种困惑。在这片雾气笼罩的山河中,诗人面对现实的复杂与无奈,感受到了生活的匆匆与苦涩。紧接着的“炮庄先托钵,药地入天雄”则引入了战争与生计的关系,显示了生活的艰难与希望的渺茫。
最后的几句,诗人在思考人间的仇恨与无常,表达出一种深切的无奈与悲伤。诗人用“泪与一般浓”来形容情感的沉重,给人带来一种强烈的共鸣。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自然与人生的哲思,更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引发读者对生活的深刻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霭霭山河春欲尽:描述春天即将结束,山河笼罩在雾霭之中,给人一种朦胧的感觉。
- 眼中无复西东:在这种朦胧中,诗人感到迷失,似乎失去了方向。
- 未能收拾苦匆匆:生活的苦楚如潮水般涌来,难以整理与承受。
- 炮庄先托钵:战争的阴影笼罩着庄稼人,托付希望于未来。
- 药地入天雄:药材的生长与大自然的雄伟形成对比,象征着生活的艰辛与壮丽。
- 咫尺画图重认取:即使近在咫尺,却无法重新认领曾经的美好。
- 依然粉碎虚空:梦想和希望依旧被现实打破。
- 人间恨事古今同:人间的仇恨跨越时间,无论古今皆然。
- 情知落墨处,泪与一般浓:尽管知道落笔处的情感,泪水依旧如墨般浓烈,表达了深情的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泪与一般浓”将泪水比作墨水,强调情感的深厚。
- 对仗:如“炮庄先托钵,药地入天雄”展示了诗歌的对称美。
- 拟人:将自然景物赋予情感,使得山河更富有生命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春天的结束与人生的苦楚展开,表现了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与无奈,探讨了人间仇恨的古今相似,传达出一种对生命无常与情感深重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霭霭:象征着迷茫与不确定。
- 山河:代表自然与生命的循环。
- 炮庄:象征战争与生计的困境。
- 药地:象征希望与坚韧。
- 泪:象征深情与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霭霭”指代什么样的景象?
- A. 明亮的天空
- B. 迷雾弥漫的山河
- C. 繁花似锦的春天
- 答案:B
-
诗中提到的“炮庄”最可能与什么相关?
- A. 生活的富足
- B. 战争的影响
- C. 自然的美丽
- 答案:B
-
“人间恨事古今同”说明了什么?
- A. 人类的情感变化
- B. 仇恨的延续性
- C. 生活的美好
- 答案:B
参考资料
- 推荐书目: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诗词入门与欣赏》
- 《近现代诗人作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