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史殿省典封州
马援疏蛮色,铜标何可穷。
人烟时亦有,海色自如空。
髭发梅分白,旌旗瘴减红。
惟应莳药罢,都在酒醪中。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史殿省赴封州的情景。诗中提到马援的英勇事迹与他所开辟的蛮荒之地,象征着艰难和开拓。铜标的指引尽管显赫,但仍然无法穷尽这里的深邃与辽阔。人烟稀少的地方偶尔有村落,而海水的颜色则如同空旷的天空一般。诗人提到自己的白发和梅花相映成趣,而旌旗的颜色在瘴气中显得黯淡。最后,诗人略带玩笑地说,这一切的经历和感受都化为酒中的一杯,尽在醇酒之中。
注释:
- 马援:东汉名将,以征服南方蛮夷而闻名。
- 疏蛮色:指开辟蛮荒之地的壮丽景象。
- 铜标:古代用来指引方向的器物,象征权威和指引。
- 人烟时亦有:意指人烟稀少的地方偶尔有人居住。
- 海色自如空:比喻海的颜色如同空旷的天空,形容辽阔。
- 髭发梅分白:白发与梅花相映成趣,表现出老年和自然的和谐。
- 旌旗瘴减红:旌旗的颜色在瘴气中显得黯淡,反映出环境的恶劣。
- 莳药:栽种草药,暗指诗人对世俗的调侃。
- 酒醪:酒的浑浊部分,象征着生活的琐碎和繁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林逋(967-1028),字君复,号逸民,浙江人,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画家。林逋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对自然的独特描写而著称。他的诗多描绘山水、梅花,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林逋与史殿省分别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世俗生活的淡泊与超然。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史殿省的送别,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同时也传递了对自然和人生的哲学思考。诗的开头“马援疏蛮色”运用历史典故,表现出对开拓精神的推崇。接着的“铜标何可穷”则是对史殿省未来前途的期望,象征着无限可能。
诗人通过“人烟时亦有,海色自如空”描绘了封州的自然环境,展现出一种辽阔和孤寂的美感。接下来“髭发梅分白,旌旗瘴减红”则通过对比,突出了老年的无奈与自然的生机,反映出诗人对人生的感悟。最后一句“惟应莳药罢,都在酒醪中”则表现出诗人对尘世的超然,仿佛将所有的经历和情感都融入了那杯美酒中,显得既放松又哲理。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丰富,情感真挚,展现了林逋特有的清新与雅致,令人回味无穷。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马援疏蛮色:提到历史人物马援,暗示开拓和征服的壮丽景象。
- 铜标何可穷:暗喻史殿省的未来充满希望与无限可能。
- 人烟时亦有:描绘封州的偏远与人烟稀少。
- 海色自如空:形容海的辽阔与空旷,表现出自然的壮丽。
- 髭发梅分白:对比老年与梅花,寓意生命的轮回与自然的和谐。
- 旌旗瘴减红:表现出环境的恶劣与艰难。
- 惟应莳药罢,都在酒醪中:将生活的琐碎与感悟化为酒的享受,显得洒脱。
修辞手法:
- 比喻:海色比作天空,象征辽阔。
- 对比:老年与梅花形成鲜明对比,反映自然与人的关系。
- 夸张:铜标的“不能穷”表现出无限的未来。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送别,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情,同时也反映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哲学思考,展现出一种淡泊明志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马援:象征开拓与勇气。
- 海色:表现辽阔与空旷。
- 髭发:象征时间的流逝。
- 酒醪:代表生活的琐碎与享受。
这些意象不仅构建了诗的场景,也承载了诗人对生活、友情和自然的思考,体现出深厚的文化内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历史人物是? A) 诸葛亮
B) 马援
C) 司马光
D) 曹操 -
“海色自如空”中的“空”指的是?
A) 空虚
B) 空旷
C) 空中
D) 空心 -
诗人以何种方式表达对尘世的超然?
A) 通过酒
B) 通过山水
C) 通过历史
D) 通过自然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相比,两首诗都涉及送别,但林逋的诗更侧重于自然的描写与哲理思考,而王维则更强调离别的情感与人际关系的深厚。两者在意境与情感上各有千秋,展现出宋代诗人的多样风格。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林逋研究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