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蓬莱(毛氏女兄生朝三月二十八日)》

时间: 2025-01-27 03:18:28

政余春眷眷,首夏骎骎,清和时候。

晓色曈昽,瑞霭凝轩牖。

著子青梅,袅枝红药,物物俱情厚。

绿绮朱弦,檀槽铁拨,华堂称寿。

季父高怀,庆钟吾姊,富贵长年,自应兼有。

更看诸郎,谢砌芝兰秀。

蚤晚成名,雁行亲膝,无忌胜如舅。

沆瀣朝霞,蓬莱弱水,酿为春酒。

意思解释

醉蓬莱(毛氏女兄生朝三月二十八日)

作者: 李处全 〔宋代〕

原文展示

政余春眷眷,首夏骎骎,清和时候。
晓色曈昽,瑞霭凝轩牖。
著子青梅,袅枝红药,物物俱情厚。
绿绮朱弦,檀槽铁拨,华堂称寿。
季父高怀,庆钟吾姊,富贵长年,自应兼有。
更看诸郎,谢砌芝兰秀。
蚤晚成名,雁行亲膝,无忌胜如舅。
沆瀣朝霞,蓬莱弱水,酿为春酒。

白话文翻译

春天的余韵依然浓厚,初夏的气息轻快而动人,正是清和的好时光。
晨曦微曦,瑞气凝聚在窗前。
采摘青梅,红药花轻轻摇曳,万物皆显得情意绵长。
琴声悠扬,乐器和谐,华美的堂屋里祝愿长寿。
我的舅父心怀高远,庆祝我姐姐的生辰,富贵长年,自然该兼而有之。
再看看那些年轻才俊,谢家的芝兰如碧。
早晚成名,亲如雁阵,毫无顾忌的如同舅舅。
沆瀣的朝霞,蓬莱的弱水,酿成了美好的春酒。

注释

  • 眷眷:深厚的情感。
  • 骎骎:形容马走得快,这里引申为轻快、活泼的气氛。
  • 清和:指天气清新和暖和。
  • 曈昽:晨曦微曦。
  • 瑞霭:吉祥的云气。
  • 青梅:青梅果实,象征着青春和美好。
  • 红药:红色的花,通常指牡丹等花卉。
  • 绿绮朱弦:古代乐器,象征文雅的音乐。
  • 檀槽铁拨:乐器的制作材料,象征音乐的高雅。
  • 季父:父亲的弟弟,舅舅。
  • 芝兰:象征高雅的品德。
  • 沆瀣:清澈的水,常用于描写美好的自然景象。
  • 蓬莱:传说中的仙境,象征美好与长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处全,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他的诗作多描绘生活细节,富有生活气息,注重情感的表达。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三月二十八日,恰逢春季与初夏交替之际,诗人借助春光明媚的时节,表达对亲人的祝福与欣赏,体现了对生活美好的向往。

诗歌鉴赏

《醉蓬莱》是一首充满春日气息的诗作,李处全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夏交替的自然景象和人际关系的温暖。诗的开头,诗人通过“政余春眷眷,首夏骎骎,清和时候”描绘出春天的余韵和初夏的生机,营造出一种温暖而亲切的氛围。接着,诗人细致地描写了早晨的景色和生活中的小细节,如“晓色曈昽,瑞霭凝轩牖”,使人感受到一种清新与宁静。

在情感的表达上,诗人对亲人的祝福与对生活的感悟交织在一起。“季父高怀,庆钟吾姊,富贵长年,自应兼有”这几句不仅体现了对家人的祝福,也暗含了对生活的美好期待。最后,诗人以“沆瀣朝霞,蓬莱弱水,酿为春酒”作为结尾,既是对自然景象的赞美,也是对生活的一种庆祝,展现了诗人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政余春眷眷:表达春天的余韵和对春天的眷恋。
  • 首夏骎骎:描绘初夏的生机。
  • 清和时候:指清新和暖和的时光。
  • 晓色曈昽:描绘清晨的光辉。
  • 瑞霭凝轩牖:寓意吉祥的气息弥漫于窗前。
  • 著子青梅,袅枝红药:描写自然的美好与生机。
  • 物物俱情厚:万物皆有情感,感受生活的丰富。
  • 绿绮朱弦,檀槽铁拨:象征高雅的音乐场景。
  • 华堂称寿:祝愿长寿的场景。
  • 季父高怀:对亲人的敬仰与祝福。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天比作生活的温暖,丰富情感。
  • 拟人:万物有情,增添了人情味。
  • 对仗:使诗歌结构更为工整,同时增强了节奏感。

主题思想: 诗歌表现了对春天的热爱与对亲朋好友的美好祝福,展现了诗人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 春天:象征生机与希望。
  • 青梅:象征青春与美好。
  • 瑞霭:象征吉祥与幸福。
  • 朝霞:象征新生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青梅”象征着什么?

    • A. 秋天
    • B. 青春与美好
    • C. 贫穷
    • D. 伤感
  2. “沆瀣朝霞”中的“沆瀣”指的是什么?

    • A. 清澈的水
    • B. 暴风雨
    • C. 霓虹灯
    • D. 烟雾
  3. 诗中哪一句表达了对亲人的祝福?

    • A. “晓色曈昽”
    • B. “季父高怀”
    • C. “物物俱情厚”
    • D. “更看诸郎”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水调歌头》
  • 陶渊明《饮酒》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苏轼《水调歌头》与李处全《醉蓬莱》都表现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亲友的祝福,但苏轼的作品更加注重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而李处全则更侧重于自然与生活的细腻描写。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典诗词选》
  • 《李处全研究》